Quantcast
Channel: 政經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78

【文化論政】蕭超杰:六大產業挽救本土文化?

$
0
0

圖:維基百科

香港多年來一直標榜旅遊業,對經濟的貢獻舉足輕重,到底旅遊業對本港經濟的影響有多大?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顯示,過去數年香港旅遊業佔全港人均生產總值(GDP),只有約3至5%。然而,近十多年本港直接或間接與旅遊業相關,而對本港社區建築群的的影響又有多大?又犧牲了多少本土文化特色呢?發展六大優勢產業,除為香港多元產業發展找出路的同時,又如何讓保護香港的社區文化提供一些可能?

沒有「意義」的建築
先談談香港近年與旅遊業相關的建築物,往往發生數種的情況,其古怪之處是與該社區的文化沒有一點扣連,有些是把該建築物原有的文化內涵抽走,更有一些是帶離原有的社區。

首先數座落於尖沙咀廣東道的「1881」,其前身為水警總區總部,屬於維多利亞時代特色建築物,於199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2009年11月11日改建成現時的酒店及商場,並把整個尖沙咀山夷平。建築物本身具殖民地早期建築特色,實屬香港其中一種文化特色所在;連同尖沙咀山原有的192棵樹木,結合了自然及人文文化價值。然而整個環境被移山改建後,原有的文化價值被一一掏空,取代而之的是大量商業元素,使自然及人文文化價值蕩然無存。

另一古怪的建築物,可舉同屬維多利亞時代特色建築、原先位於中環的美利樓。該處最先為駐港英軍軍營,二戰後曾為多個政府部門的辦公室,更曾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物,其歷史文化價值不言而喻。可惜美利樓於2000年被分拆,由中環移到赤柱重建,「空降」赤柱後的美利樓,不再獲評為歷史建築物,足見其歷史文化價值已經隨它離開中環一同被帶走。

最後,香港更出現一些為旅遊業而興建的建築,這些建築卻與社區文化沒有任何扣連。就如去年啟用的啟德郵輪碼頭,位於前啟德機場遺址,屬香港特區政府推行的《啟德發展計劃》項目之一。興建碼頭目的是為香港把握亞太區郵輪旅遊業市場增長帶來的機遇,把香港打造成為區內的郵輪中心。另一批擁有異曲同工之效的,同樣是去年初,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撥款18億元給18區,最後演變為興建「新地標」工程,更指希望透過這些「新地標」吸引遊客。

華裔美籍人文地理學家段義孚把“地方”(place)與“空間”(space)作出嚴格的區分,指出空間只屬自然意義,而地方則包含人文意義,對人有情感意義及文化意義的空間。“地方”中又提出“呵護場所”,因人不斷光顧或使用而獲得意義中心,對人們產生出意義。可惜以上的三類建築物,因不同的原因失卻原有的意義,頓成一些沒有「意義」的建築物。以「1881」為例,由於週遭的環境與其內涵被陶空,可說「意義」被抽走;而「美利樓」甚至被連根拔起,安放到一個不屬於自己的空間;「啟德郵輪碼頭」和「新地標」,則是從沒有與當區巿民接觸,是一些未有「意義」的建築物。

一式一樣的街道
與此同時,自2003年非典型肺炎即「沙士」後,香港特區政府推行港澳自由行政策(俗稱自由行),造成遊客消費模式的轉變,也進一步影響本地社區文化特色的保存。筆者希望簡單討論自由行旅客的消費模式,以及對本土街道帶來的轉變,並無意指出自由行旅客孰好孰壞。

自由行旅客主要以購買價格高昂的奢侈品為主,如電器、金飾、海味及名牌商品等。在這種消費模式下,可見香港不同地區的街道,出現相同的連鎖店。舉例如旺角,在行人專用區內,每三至四個鋪位便看到大型電器連鎖店或藥房,而彌敦道的兩旁則滿佈連鎖式經營的金鋪。相信大家在不同地區亦有相類似的經驗,這些變化也是近年才發生,令每個地區只能看到一式一樣的街道,不再有各自的地區文化特色。

六大產業挽救本土文化的可能
2009年前特首曾蔭權在其施政報告中,提出發展六大優勢產業。六大優勢產業,近年佔GDP約8%,且還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更有能力超越旅遊業的地位。如香港當代文化中心總監黃英琦曾於2011年指出,文化創意產業的GDP有能力達到7%。

若六大優勢產業得以發展,便能減低本港經濟對旅遊業的依重。從而各社區的建築及規劃,不需要優先考慮如何吸引旅客,而是考慮當區的巿民需求,不令致沒有「意義」的建築物出現。街道店鋪亦不單為旅客服務,更可保存各區的各具特色的街道,為保護本土文化提供一種可能。

作者為嶺南文化研究碩士畢業生

文章刪減版載於《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2014年1月13日

本欄逢週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發展,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7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