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系統性評估(Territory-wide System Assessment,下稱 TSA)是 2000 年香港教育改革的產品。此公開評估於 2004 年開始實施、2006 年開始全面施行。教育局表明此評估的目標是為了「促進學習」。
在考評局為學校提供的 TSA 簡介裏,提到何謂「促進學習的評估」。指引說「評估是用來收集學生學習的證據。它是學習與教學循環的一部分而不是附著於教學階段之後,獨立於兩者之外的。」
沒錯,我也認同各類評估是教學的一部份,但是過量的評估明顯地是不適宜的。TSA 在三年級、六年級與中三均有舉行;連同中六的中學文憑考試(DSE),香港的學生一共要迎戰四個公開試。(2012 年及 2014 年暫停舉行小六的 TSA)我在此姑且不談學生還要面對的校內試,不常接觸識教育的人驟耳聽來,都會覺得此安排有不妥之處吧?
在一個完善的教育制度裏,無論孩子被送到哪所小學開始求知識的生涯,經過十二、三年的栽培後,所有孩子都應該擁有足夠的技能與知識去按自己的專長和興趣,選擇如何於各行各業貢獻社會。這責任在於教育局如何設計合適的課程、學校如何成為局方與老師的橋樑、老師如何執行課堂與家長的配合。如果這四方面都能發揮所長與互相協調的話,公開評核試根本是多餘的。
教育局如果對自己訂立的教育制度有信心、對教師學生有信心,少有需要舉辦評估來測試學生的進度。一個需要以過量的公開評估來監察的機制,肯定是個劣質制度下的產品;這除了凸顯教育界的互不信任外,更反映了教育局的嚴重缺乏自信。
局方不信學校、不信老師、不信學生都不算最致命,這個自回歸以來一直搖擺不定、欠缺方向的教育局可憐得連對自己設計出來的課程也沒有信心。於是辦個全港評估,美其名是促進學習、提升教學品質,實質是透過最不費力的方法,先讓教育成為一個擂台,再用分高下的形式來督促學校。那些大費周章得回來的數據,不是在深化成王敗寇的文化是甚麼?
這些有關評核結果的數字,局方還有臉指出根本不會影響學生個人成績與升學。在教育的規劃裏,學生永遠是核心;辦一個需要總動員配合卻與學生無關的活動,究竟教育局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呢?這類數字遊戲,說穿了只不過是一個讓局方去量化自己「業績」的堡壘。坐在圍牆內的眾問責高官不吃人間煙火、每天對著這堆研究數據閉門造車,所以我頗肯定在他們眼中,學生與老師只不過是一堆數字;他們大概早已忘記了負責教與學的,其實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導致香港教育現陷於水深火熱的局面,一眾回歸以來的教育局要員責無旁貸。自教改啟動以來,局方忙著制定各種校本政策、公開評估和評核老師的方案,卻忘記了去看全港各位活生生的學生一眼。他們看不見孩子要如何用那幾根還未完全靈活的指頭,拿著筆桿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一頁又一頁的測驗考試;他們看不見孩子因為要做補充練習,而眼巴巴錯過一個又一個的週末,而到他們懂得投訴叫苦,卻已經忘記了如何玩樂;他們看不見家長與老師百般不情願地參與強逼孩子操練時的那種心力交瘁。
認為教育能夠被數字化的人,不會了解教育為何事。所以他們當然也看不見每個為了羅致數據的考核,根本就與教育的本質背道而馳。為甚麼我們孩子的童年要淪為給政府消耗的道具呢?
沒有孩子,教育是死的。教育局如果再不痛定思痛,繼續用那些毫無建樹的評核去扼殺孩子的童年,就等於宣判香港教育(及香港)的慢性死亡。既然現時朝令夕改的教育政策仍看似沒有甚麼質素的保證,不如先還孩子一個正常的童年、取消那些勞民傷財及多餘的考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