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今年六月,一直在沙田曾大屋附近義助街坊維修單車的孫伯,因被指進行小販行為(收受了十元零件費用)而當眾被捕,所有維修工具亦被充公。
雖然裁判官最終裁決放過孫伯,並指斥食環署人員「可以執法,不一定就要執法」;但事件再一次揭示了街頭小販歷來飽受打壓追捕的苦況。
街頭小販 飽受打壓
事實上,市民對於街頭小販被拘捕、充公、打傷、甚至喪命等事件,時有所聞;遠的包括2006年在天水圍賣牛大力而溺斃的羅叔叔,而近的就有2011年在大坑賣雞蛋仔而險遭牢獄之災的吳伯伯。
據食環署在2015年3月份提交予張超雄議員的資料顯示:單在2014年,無牌與持牌小販被檢控的數字便達26,015及5,183宗。而小販事務隊同年的編制人數則為2,209人,總共支薪$912,000,000 (以下皆以港幣計算),即平均每人每年支薪$412,856, 每月支薪$34,408。
如果我們假設小販事務隊的主要職責在於拘捕票控小販的話,則每檢控一個小販(不論是無牌或持牌)便需要花費公帑$29,223。這種模擬計算是否合理,可以見仁見智。
但對於整個社會來說,聘請二千多人去令至二萬多人失去自力更生的機會,又是否不值關注呢?花費接近三萬去檢控一個一天可能只賺取到十圓百塊的小販,又是否真的值得呢?這或者需要我們每一位市民深思後自我回答。
現時本港持牌小販只剩餘固定牌照約5,910個及流動牌照約455個;即使我們包括助手牌約2,836個一併計算,從業員總計仍不到一萬人。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現在仍有最少一萬個家庭,直接以小販工作為生,這還未計算因此而衍生的上下游相關工作機會。
本年3月,衛生及福利局局長高永文發表了一份《小販管理建議》文件,提出由下而上的地區墟市規劃,並對重發各類小販牌照持正面態度。同時間,財政司曾俊華又倡議引入美食車,放寬對露天熟食的限制,似乎開始改變一貫敵視小販墟市的方向。
但觀乎近月停滯不前,甚至反覆變化的事態發展,其實仍令人擔心在現任政府管治之下,不單是食水,即使是小販墟市這類「民生小事」,似乎也有心無力。
時任深水埗區議會在爭議聲中,雖然暫時通過容許無牌小販在在八月份的周日日間進行合法擺賣,但未來改選後的區議員是否仍會繼續支持這種基層墟市,仍是未知之數。
即使全港不同地區團體近月已盡力倡議各區設立地區墟市,但仍然遭遇不同政府部門及地區人仕的留難限制。此外,未待新增大牌檔的建議得到通過,大坑順興大牌檔上月便因持牌人去世,而子女又因條例所限不能繼承下去(只有中環的民園等大牌檔才在爭取後獲特殊對待),至令終要黯然結業。
全港碩果僅存的24個大牌檔又再減少一個;這與上述文件增設熟食夜市,美食車及熟食中心的建議,根本背道而馳。
這一方面反映了現時區政的複雜對立之外,更顯示了政府,商界,以至部份社福團體仍不明白,設立小販墟市不單是一種社會福利及多元經濟,更可以是主流市場經濟以外的一種「重奪」。
小販墟市 重奪經濟
澳洲人文地理學教授珍妮. 金馬倫(Jenny Cameron)在今年年初以海外學人身份造訪香港時,就曾推介了她自己與幾位朋友合寫的Taking Back the Economy 《重奪經濟》一書,很值得大家參考。
書中指出,現時的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往往被描述成一部自我運作的機器,而政府及工會等的介入卻被視為一種妨礙。主流經濟亦同時被誤為人類經濟的全部,卻不了解它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
冰山以下其實存在著更大比例的家務勞動、社區經濟、以物易物及非正規貿易等等新近各地蓬勃發展的社區經濟運動,正好就是要「重塑」及「重奪」五個最重要的經濟面向:即工作、營商,市場、資產及融資五個環節。
小販墟市發展似乎正好可以是一項「重奪」經濟的策略,一個「道德」考量的例子。首先,小販墟市提供了尊嚴的「工作」,不論是銷售、工藝、煮食及個人服務等工作,都突顯了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關係及營業員的個性。小販墟市當然亦有助實踐道德的「營商」,所謂「自己老板自己做」,在考慮商業利益的同時,我們仍可以關心到人與環境的聯繫及文化歷史的保育,包括日用二手物,有機疏果,自家製食材,手工藝產品等。
在建立另類「市場」方面,成立墟企(即營運墟市的社企),重新討論社區的所需,餘盈與分配,長遠來說可以抗衡商場集團的壟斷。而在發掘社區的「資產」方面,隨了金錢以外,不同人仕(包括婦女、長者、體障人仕、小數族裔等)的技能及潛質,因其門檻低矮,可以有充份發揮運用的機會。最後,小販墟市甚至也可以互助合作的「融資」方式運作,透過結連不同地區的社區經濟計劃,建立規模與資金渠道。
「真的很滿足,很希望能夠繼續這種生活,這是我喜歡的退休生活。」這是報導孫伯獲釋後,倒豎蔥時由衷的回應。其實,曾幾何時,香港人還記得自己喜歡要過的生活嗎?現在是重奪生活的時候了,小販墟市見!
(現時民間舉辦的小販墟市遍及觀塘,西貢,深水埗,灣仔,西區,中環,粉嶺,上水,大埔,天水圍及東涌等區,敬請大家自行上網搜尋。)
2010年-2014年無牌與持牌小販的檢控數字
年份 無牌小販的檢控數字 持牌小販的檢控數字
2010年 29,321 6,283
2011年 28,576 6,704
2012年 27,457 6,088
2013年 29,243 4,798
2014年 26,025 5,183
延伸參與及推薦閱讀:
香港墟市節面書頁:
食物環境衞生署. (2015). 小販管理建議 (立法會CB(4)561/14-15(01)號文件). 香港: 食物及衞生局
Gibson-Graham, J.K., Jenny Cameron & Stephen Healy. (2013). Take Back the Economy: An Ethnical Guide for Transforming Our Communities.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作者為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專任導師
本欄逢周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