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經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78

揭開名校之謎

$
0
0

(圖:經濟日報)

本港家長慕名校千方百計要把子女送進名校的現象,升中派位結果公佈後出現的家長學生激動場景,獲派名校的都像中了什麼大獎般雀躍,不得名校其門而入的如喪考妣,都顯示這畸形發展的本港教育制度,更凸顯公眾對本港學校的誤解。

為什麼會出現家長為子弟競爭名校學位?究竟本港這些名校的品牌是如何建立的?辦學宗旨是否別具一格?教師資歷是否特別優異?教學質素是否勝人一籌?我們試從經濟及社會學角度看看可否揭開這個謎。

不少社會學專家已經指出,個人的社經地位很多時決定了他將來的成就。英國的畢士坦( Basil Bernstein)和法國的波度( Pierre Bourdieu)等在六、七十年代都做過廣泛的研究,發覺父母親的期望、家庭的支援,甚至語言、衣飾、食物的選擇等,都對兒童的成長有極大的影響。一眾專家們都異口同聲,不諱言地說,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孩童較出生於貧困家庭的孩童於社會較易取得有利的地位,包括入讀名校、升讀大學和獲得較優職位。

雖然各地政府也曾於政策上盡量打破這社會不公平現象,但直至廿一世紀,這不平等情況依然存在。二零零九年在英國的一項調查發現:當地的貧苦兒童依然沒太多機會成為律師、醫生、高級公務員或財經金融家。

特區的家長們正正明白這學校文化決定子女前途的道理,對名校趨之若鶩也理所當然。名校的家長無論在時間或金錢上都必須有能力付出和投入,才能與校方配合,如替子女請補習教師、送子女到名補習社、付款參與課外活動、學習樂器演奏或報讀其他藝術課程、到外地交流等。這樣做才能融入校內的學習文化,而單靠校內老師、沒有家長支援的學生即使進入這些名校,也是敬陪末座,最終也進不了大學的。

其實,「名校」與「非名校」的老師和校長們都在努力為年輕人服務,並不存在「名校」在辦學熱誠、師資、教學質素較「非名校」優勝的情況,分別只在家長能否扮演一個較投入的角色。美國的史丹堡教授( Laurence Steinberg)指出,家庭環境及父母管教模式是決定子女學業成就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他的研究對象中接近四分之一的父母與養育子女的過程「脫鉤」(disengaged),父母對子女的學習情況不太關注、或於無力支援的情況下無奈地任由年輕人「自由發展」,自然於競爭中被淘汰。

本地教育不盡完善,需要檢修的必然不少,但是,在未有縝密計劃、詳盡研究和足夠證據支持下倉卒行事就必然失敗。教改至今依然只製造更多的新問題:新學制下年輕人的學習和出路、貧富懸殊下的隔代貧窮、社會上移流動匱乏、縮班殺校帶來教育界的震盪、壓力下教師的崩潰和輕生等,都必須大家多作思考,更要讓公眾明白問題的癥結不在課程改革或教學新招,而是如何改變青少年及家長的態度與行為。解決的方法亦非一窩蜂的往「名校」鑽,又同時間抹煞「非名校」的存在價值,好像結束了收取第三組別學生的學校,第三組別的學生就自動消失了。相信本地政策制訂者、教育研究專家、前線教師及家長都應正視特區教育現存的種種迷思,揭開謎團,教育改革才不致錯調焦點,家長和學生才不致被誤導,我們的教育才有新的希望。

作者:韓連山,退休教師,進步教師同盟成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7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