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瘋人院時代
隨著佔領的終結,各界為社會「恢復正常」而舒一口氣。但是網民隨即熱烈討論及諷刺「正常」的定義。不同的觀點令我想起在社交網看過的一條問題:「如果有一天不幸被誤以為是瘋子,被抓進精神病院。你要如何證明自己其實是個正常人呢?」文章最後的答案是,其實不用特別用力證明;只要像平常一樣梳洗、吃飯、拉屎、睡覺,別人便會自然分辨得出你是正常人。事實真的如此嗎?有名的羅森漢恩實驗(The Rosenhan...
View Article合法不合理 — 覆蓋大圍明渠項目質疑(3)
「覆蓋大圍明渠項目」打從一開始,其目的都是以試驗方式在城門河上游建上蓋重置康樂設施,從而騰出土地,達致社區發展的長遠效益。新民主同盟區議員容溟舟就此事在沙田區議會2013年3月14日就此提出了數點質疑,得到的回應所歸納出來的結論包括:1)大圍遊樂場屬於用途地帶區劃中的“住宅...
View Article在佔領後論民主運動、理想現實,及微觀政治 —— 回應沈旭暉教授
日前母校邀請了沈旭暉教授舉行分享會,講論對雨傘運動(革命)之看法。本人有幸出席,獲益不少,並激發了些少思考。為更了解沈教授的論述,特意找了數篇教授近期的文章及訪問細讀,包括《不中聽的話:如何以國際關係現實主義閱讀「佔領中環」之後》、《不中聽的話(續集)之聽不懂的話:「夢之行者」──如何以國際關係建構主義閱讀「佔領中環」之後》、《如何以政治科學規範,閱讀甘地沒說的話,與「佔中」的宿命》,及《中南海重塑...
View Article公平?效率?選擇?——從醫療改革說起
作者按:本文曾見諸《社聯政策報》2012年10月第13期,現時拿出來重刊,方便大家了解自願醫保背後一些較易被忽略的問題。不同發達國家醫療經費的主要來源,有以一般稅收為主、公營服務主導的體系,也有以社會保險為主、全民保障的體系,還有以私營醫保、私營服務為主(美國)和儲蓄主導(新加坡)的體系。若問不同體系的最基本道德基礎是什麼,政策制度的「公平性」自然是首要考慮。很明顯公營主導和社會保險,對所有公民一視...
View Article雨傘世代的反蛇齋餅糭(四):把知識轉化成力量
這是在坐巴士的真人真事:一對母女,女兒十一二歲左右,一同上車。以下是兩人的對話。女兒:點解要去圖書館?媽媽:去睇書!女兒:但係上wikipedia都有資料喎。媽媽:唔得!上太多網唔健康!我就係要你養成讀書既習慣。雨傘世代吸收知識的方法,大多來自網上。初入行時候,上司寫文章,裏面的數據都是一個個洞,而筆者的職責就是找數據填回去。到現在,筆者自己行文,幾乎每一篇都是直接上網找資料。就算是大約記得的數字,...
View Article議會暴力你班香港人又忍到?!
立法會審議侍產假法案,出現一幕幕令人噁心作嘔的嘴臉。泛民提出將政府提出3天侍產假支取8成薪酬,改為7天假兼支全薪,政府直言倘若修正案通過,便會馬上撤回法案,因為這不符合勞顧會各方達成的共識,實行一拍兩散,強調「不是威脅立法會」。勞顧會不是法定組織,全無實權,卻要叫一個都算做半民主的議會屈從其下,這已是令人失笑的中國式協商政治。兩年前立會選舉,表明「要求立法推行7天男士有薪侍產假」的工聯會,這天坐在議...
View Article偽有為難掩政府虛弱
佔領行動結束後,除了揚言要所謂「依法追究」示威者外,為粉飾太平,收拾殘局,特區政府作勢恢復有效管治,本周先後推出自願醫療保險終極方案和長遠房屋策略報告,但實際上只是自暴其短,充份說明多番強調自己不會辭職的梁振英已成強弩之末,名副其實是跛腳鴨政府。不走不走還須走,政治危機過後,習近平再無必要死撐689政權,梁振英的唯一利用價值,就是被中央用作祭旗以消弭民怨,換取部份建制民主派妥協,通過政改方案。所謂自...
View Article「禿鷹」本色:死不認錯,強詞奪理
香港警隊濫用暴力,面對沒有致命武器的市民,可以打頭、打頸,已是令人震驚。豈料「一哥」的言論及思想,也是一樣非同凡響。對於執行清場警員拍攝大合照,備受各方責難,曾偉雄竟然不認為警隊做錯,反而問市民自己有沒有拍過照,「你有,為什麼警察不可以?」。唉,我不知他是厚顏無恥,還是無知。稍為有點智商也能理解,為什麼有些事市民可以做,警察不可以。首先,正如一些強詞奪理的警察亂拉人時所說,他們是專業,市民不是。警察...
View Article我為何沒有「國家」觀念?!
記得小時候一家人每年都要回廣州過年,母親總是把一年所有的收入和積蓄,全部用盡來購買粮油衣物,大包小包的挑回給大陸的鄉親,到埗後所有物資就會全部分光,一件不留,當時我們沒有思考過什麽是國家民族觀念,只看到國內生活物資匱乏,便傾盡全力為遠方的親友解困,一方面幫到親友,另一方面也為國家創收益,一舉兩得,這是最實質的愛國之道。最近大陸兩個官員陳佐洱和張榮順批評港、澳兩地有些人缺乏國家民族觀念,對國家、對中央...
View Article許仕仁罪成後,請別忘了……
廉潔,是香港人最最珍重的核心價值。有人說,香港沒有民主,卻享有自由、廉潔、法治等的普世價值。但我想說,這四者,其實是不可分割的。2014年12月,國際反貪組織(Transparency...
View Article活在自己人世界的官商巨賈
許仕仁罪成,官商巨賈入獄,官場荒誕劇暫告一段落,背後揭顯赤裸的官商合作。新鴻基2013年被評亞洲最佳企業管治的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地產公司之一。樓宇質素和對工人的關顧亦為社會稱道。許仕仁出身上流社會,第一代文青,酷愛古典音樂。1978年第一屆香港電影節的場刊以前第一放映室主席的贈言,「在香港,正如在世界許多其他的地方一樣,看電影已成為一個大眾化的娛樂。可是當電影在其他地方被接受為正統藝術形式的時候,...
View Article三十年聲明壽終正寢 後佔領全靠民意延續
1984年12月19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西大廳上的一張長桌,簽下了這份舉世矚目的文件。但一次又一次的信心危機,卻由八十年代一直延續至三十年後的今日,而且越演越烈。近月英方以調查《中英聯合聲明》實行情況為名,舉動頻頻,更傳有中方人員指聲明早於回歸時失效,引起軒然大波。其實環看歷史,《中英聯合聲明》早在回歸前已經名存實亡,只是北京對港態度越趨嚴緊,才令普羅大眾仿佛紛紛睡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外交、經濟...
View Article消失中的核心價值
我是一名70後,經歷了回歸前後的香港。殖民時代的香港,經過多年的努力,成功建立了廉潔的風氣及完善的法治制度。廉潔和法治漸漸成為了香港人的核心價值。我自小立志要成為醫生,經過多年的閉關苦讀及艱苦的臨床工作,終於成為了一名專科醫生。以為可以開始計劃一下跟家人過着安穩的生活,可是丟下書本,回歸現實生活後,才驚覺跟主觀願望有很大距離。樓價持續高企,即使身為中産的我也要拼命地儲首期。放假則大多呆坐家中,因為市...
View Article〈香港要Stand UP〉 從全民退保看香港社會困局
正當持續79 天的「佔領行動」剛剛落幕,特區政府已急不及待推出「自願醫保計劃」公眾諮詢及在公布《長遠房屋策略》報告後建議成立「房屋儲備金」。然而,前一陣子引來社會熱烈討論,由扶貧委員會委託港大周永新教授研究團隊進行研究,在今年8...
View Article新聞解毒短打:方向報萬能key : 貪曾與佔領?
文:百花嗱,首先,我地同意左以下的前題先:無論是否贊成佔領,都無理由俾人當傻仔係咪先!第二,詞語解釋:萬能鎖匙即係:無論內文與果樣嘢有無關係,有無自相矛盾,都無問題,讀者只要信不要問!最近發現方向報的萬能key 兩條: 1)...
View Article新聞解毒短打:侍產假【袋住先】都講得出?
文: 你估而家同你乞咩方向報標題大大隻字話侍產假「袋住先」?!吓?袋住先即係唔係最好啦,佢仲寫到下年有三日侍產假就好似要去慶祝咁?再睇, 仲有兩個小標題力勸各打工仔「袋住先!」?第一句小標題「勞資關係劣...
View Article慈母是怎樣煉成
有什麼職業能夠被冠以「父母」之喻? 多說醫者父母心,春風化雨的教師,亦像父母。政府、警察高層向來活在平行世界,當普羅市民見識到前線警察的暴力,警方高層卻看到一些很多人看不見的東西,包括一名女警有如慈母一樣保護佔領區的市民。慈母之名,非一朝一夕能成就,其中經過漫漫長路。五六十年代的警察是「有牌爛仔」,貪污猖獗 ;...
View Article香港人的宿命
許仕仁被控罪成前在蘋果日報的訪問中說:「我信宿命,整定的。」香港人何嘗不是面對龐大的宿命?當中根深蒂固的有兩個,一個叫做資本主義,另一個是中國共產黨。不止是香港,當下整個世界都被資本主義控制著,而香港處境尤甚。我們沒法擺脫資本主義的第一病徵是置業。「置業則能安居,安居方能樂業」一直是香港人的意識形態。然而,置業是否安居的唯一方法?其實不然,以德國為例,德國政府以租務管制確保年輕人以合適的價錢租房自住...
View Article矯情主義何嘗不是流氓最後的庇護所呢
最近不難看到香港近期不論高官,三子,甚至警察也開始以矯情來作為說服大眾和自辯的工具。香港未來不安的不是他們所作的理據,而是港豬大部份時候也會因而『落搭』。皆因香港社會自六七暴動之後人們也覺得生財和變成專業人士的重要,但無奈兩者對於公民意識和獨立思考並無任何大的培訓空間。而殖民主派三十多年來也沒有任何加強市民獨立思考的意志,因為他們一直知道一個政黨在議會生存的關鍵不是公民醒覺,而是選票。而要求民主公義...
View Article長策大錯特錯 十年絕望哀歌
〈作者按:本文原載於《信報》A19「房策大錯特錯 十年絕望哀歌」〉梁振英競選至今,一直強調房屋政策為重中之重,但是,在其任期內,香港卻出現樓價、租金及公屋輪候冊個案的歷史性房屋三高,劏房數目更在年半內升三成,房屋問題一直惡化。12月16日,政府自1998年來再次公佈《長遠房屋策略》(下稱《長策》),可惜,《長策》未有接納民間意見,民間社會怨聲載道,可說是大錯特錯。...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