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經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78

孫中山秘史數則

$
0
0

孫文在公開演講中,多次自稱在香港就學時就已有革命之想法,惟作者根據種種材料考證,指出孫氏在1903年才正式用革命一詞,而在1895至1897年的談話及文字記錄中所見,他一直用「改良」一詞。 由此可見,孫文有意識地把自己塑造成早期已有革命思想,甚至是天生革命論者,均是「政治化妝術」的手段。即使在1905年成立的興中會,在黨史的記述下, 其早已為以建立共和國為目標的革命組織,事實上他的共和革命是逐步發展而來。

更重要的是,在黨史論述中,是孫文創建興中會,而楊衢雲、謝纘泰等輔仁文社之成員是後來才加入,不過此其實是片面之詞,實際上是孫、謝兩派平等合作,共同組建興中會。孫文歷史敘事早被神化,成為他的革命資本,奠定他為革命領袖的地位。 孫文《倫敦蒙難記》中所述為巧合事件,孫文借助西方與日本傳媒之口造勢,塑造自己成為革命家的形象,終壓倒素來與他處處競爭並取得領先地位的楊衢雲,成為了新一代革命領袖。

身為以目標為本的政治家,孫文亦非一味堅守共和革命,1900年適逢庚子拳變,孫文借英國人的支持,欲策反兩廣總督李鴻章謀求兩廣獨立,進而實行君主憲 政。 史家對此多有解釋,或認為此是孫文之階段性策略,惟其動機實難以猜測,但由此可見,孫文政治立場乃頗具彈性,不論是早期上書李鴻章以中興朝政,到後來中興 會的反滿,至推行君主憲政,以至革命共和,都是孫文在不同階段或在同一階段的目標,此說明了他的目標具有多元性,而共通點皆在於振興中國,以及爭取個人在各種運動中的領導地位。

另外,1913年「刺宋案」發生後,香港各界竟然發生聲明支持袁世凱的善後借款,並冷待在港的孫文,袁世凱嘉許香港各界「深明大義」、「愛國熱誠殊堪嘉 尚」,相反當時更有人向孫文肖像掟石的報道 ,其原因一是由於袁宣稱在金錢上支持廣東紙幣,以免貶值,反映了香港人一直重實際利益的傳統;二是革命黨領導的廣東政權不得民心所致。

不論是國民黨背景欲以建立正統觀念的黨史專家,又或者是以繼承孫文遺志的中共政權,莫不把孫文樹立為一代偉人的歷史形象,當中的論述都盡量簡單化,把他描 述為一向受人萬民仰止的「天生革命」的政治家。本書是近年試圖把孫文從聖人的神化形象還回為歷史人物的著作之一,黃字和的《中山先生與英國》 與他的新著《三十歲前的孫中山》 、白吉爾(Bergère, Marie-Claire)的《孫逸仙》 也是另一佼佼者,可與本書一並閱讀。

順帶一提,孫文是否可用孫中山來稱呼也提出了看法,曾有不少意見認為中山乃孫文於旅日期間的日文化名,故稱他為孫中山實有欠規範。

近來大陸有意見認為孫文學歷造假,因他從來沒有「醫學博士學位」。 香港文匯報轉載人民網文章,其謂:「那麼孫中山的博士頭銜又是如何來的呢?……鄭觀應寫道:「敝邑有孫逸仙者,少年英俊,曩在香港考取英國醫士,留心西 學……」孫中山其實是以醫生的身份出道的,而「博士」這個職稱,似乎是在翻譯「Dr.」 過程中,將醫生、博士的稱謂混淆而來。孫中山當時也就聽之任之,似乎並沒有主動澄清,而且在其後與國際友人的書信交往中,有意無意地署名 「Dr.SunYat-sen」,孫博士的頭銜也就慢慢傳開了。」其實,當年孫文取得了「香港西醫書院醫藥及外科證書」(L.M.S.H.: Licentciate in Medicine and Surgery of the 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 Hongkong) 的專業資格,西醫多稱為Doctor,稱孫作博士只屬譯法有商榷之處而非學術造假。

近年種種指控孫文的材料,譬如宋教仁之死與孫文集團之嫌疑,陳炯明後人對孫文把陳氏醜化的講法,以及孫文書日本人私人協議以中國利益換取支持他反對袁世凱的論述等等。值得學人進一步辨證、疏理與回應。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7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