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左治
終審法院今日(按:12月17日)頒下判詞,宣布申領綜援要居港滿7年的要求違憲。判詞中提及了公共援助(Public Assistance)的居港要求的變遷,當中的變化及背後的理據令人省思。
在判詞中的C.2部份(”The evolution of the residence requirement”)中第11段至第16段指出,香港社會福利部門(Social Welfare Office)早於1948年成立,為來自內地的難民提供有限的實物援助,主要為熟食。及後,隨著福利援助發展,政府訂立了領取公共援助的資格為需居港10年。到了1958年,社會福利署(Social Welfare Department)成立,並在1959年把居港期限縮短至5年。
到了1967年,政府跨部門的工作組在有關報告指出公共援助的不足,行政會議在1970年的備忘錄指出當時的公共援助水平太低,沒有考慮住戶的基本最低生活水平需要或殘疾家庭成員的特別需要。該備忘錄提出香港達到的發展階段應有一個更開明的政策,更符合窮人的需要。(“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now reached by Hong Kong justifies a more liberal policy, and one which more closely meets the needs of the indigent”)。
同時,該備忘錄建議把居港期限縮短至1年,並指出居港年期限制旨在避免吸引大量內地的新入境者,(” The thinking behind the residential qualification was that public assistance should not be made so freely available as to attract a mass influx of new immigrants from China into the Colony.”)隨著入境情況改變,有關限制可安全地縮短至1年。(“The situation regarding immigration has changed considerably in recent years and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residential qualification could safely be reduced to one year”)總督會同行政會議在1970年3月17日接納以上建議,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在同年6月通過撥款。有關的公共援助制席發展成現時的綜援制度。
可惜,到了2004年,政府卻把居港期限由1年延長至7年,較1959年的5年期限還要長。撇除公共援助的水平,在1950至1980年的偷渡潮,以及香港經濟尚在發展的情況中,港英政府尚且放寬公共援助的居港限制及提升水平。在儲備充足及設有單程証限額下,特區政府維持七年的居港期限及不足的綜援水平,豈不是較1958年的港英政府尤有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