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界別一直被詬病為「小圈子」選舉, 特別是在只有公司、團體票的界別中, 選民基礎狹窄, 代表性低, 金融界是其中一個「重災區」。究竟功能界別的代表性有多麼低, 大家可先看看以下一些數據及事實。
{小圈子的老闆遊戲}
金融界有124個機構選民, 全都是根據《銀行業條例》所指的銀行、有限制牌照銀行或接受存款公司。在立法會裏現任界別代表議員是吳亮星, 在2012年立法會選舉中在沒有競爭對手下自動當選。
金融服務界現時有573個機構選民。選民必須是認可交易所的參與者或有權在金銀貿易場的大會上表決的該會會員。現任界別代表議員是張華峯, 在2012年立法會選舉中獲208票當選。
{自動或以低票數亦能當選, 認受性奇低}
金融界的候選人在過去五次立法會選舉中有四次都是在沒有競爭對手下自動當選。
金融服務界的情況好像好一點, 但選民基礎亦是少得可憐, 當選議員的代表性成疑。
立法會金融界別(Finance)過去五屆當選人得票情況:
1998 李國寶 自動當選
2000 李國寶 89/121 votes
2004 李國寶 自動當選
2008 李國寶 自動當選
2012 吳亮星 自動當選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別 (Financial Services)過去五屆當選人得票情況:
1998 馮志堅 125/300 votes
2000 胡經昌 177/331 votes
2004 詹培忠 275/532 votes
2008 詹培忠 自動當選
2012 張華峯 208/464 votes
大家可以清楚看到, 在香港接近二十萬的金融從業員竟然由不到七百個公司團體票去「代表」, 這代表性不足0.35%, 而一些有票的團體更加在以往選舉中沒有投票, 令代表性更低!
{功能界別議員憑什麽當選?}
回歸前後歷任金融界議會代表長達27年之久的李國寶,最爲人所知的是他「三點不露」的外號,經常遲到早退,不論出席率、投票率、質詢、動議或修正案數目均偏低,在立法會懶人榜中長期名列前茅,是衆所周知的「蛇王」。做過兩屆金融服務界代表的詹培忠,同樣被批評出席率低又少提議案,更大言不慚說立法會會議不值得他出席,自己「一鋪牌已成千萬」,議員月薪對他來説「濕濕碎」,外界無資格批評他。
爲何這種對議會毫無承擔、毫不尊重的人竟可長期霸佔著業界代表位置,而又絕少甚至完全沒有其他人出來競爭?明顯地背後小圈子裏早就「講掂數」取得共識,甚至可能有勢力人士居中協調,勸退欲競逐者,才會經常出現自動當選的情況。觀乎歷任金融界及金融服務界議員在重大政治議題上的投票取向,無不處處替建制護航,例如支持「袋住先」政改方案,否決引用特權法徹查鉛水事件、高鐵工程延誤、港視發牌、梁振英僭建和收取UGL五千萬報酬等等。立法會功能組別議席已成爲政府換取金融業效忠的政治酬庸,與金融從業員的利益與發展根本沾不上邊。
{議員由「小圈子」選舉產生, 他們能代表大部份金融從業員的聲音嗎?}
現時的制度令絕大部份的金融從業員完全沒有投票權。他們的權益被一個極細小的小圈子「代表」了。他們的意見完全不被重視, 亦無處表達。這樣一個毫無代表性、缺乏民主成份的制度選出的代議士, 能顧及大部份金融從業員的利益嗎?
{增加選民基礎, 邁向普選之路}
我們認為長遠來說, 功能界別必需全面取消, 以地區直選全面普選所有立法會議員。 在未能取消功能界別的當前政治現實下, 我們確實有需要把這些毫無代表性的公司票轉為個人票, 例如給予有證監會牌照的從業員投票權, 大幅增加業界的選民基礎, 令當選的議員更具認受性及代表性, 亦會向更加多的從業員負責, 把從業員的意見帶入議會, 幫助政府制訂有助香港金融業良好發展的政策, 進一步加強議會的民主成份, 最終邁向全面普選立法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