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9金主、「愛國愛港」美籍華人資本家恒隆主席陳啟宗日前在中期業績報告發表一篇長達8000字的鴻文,直言對內地的經濟現況和前景感到悲觀,連國家主席習近平大吹大擂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也不買賬,大唱反調。
陳啟宗的言論其實並無新意,不少經濟學者和中國觀察家已早有此說,但出自建制派之口,自然極具震撼力,據說還「震驚了13億人」。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所謂「中國模式」已經走到盡頭,人口紅利消失也好,中國步入中等收入國家陷阱或「劉易斯拐點」也罷,總之中國經濟不徹底改革轉型,就不可能持續增長發展,經濟硬着陸以至步入衰退和蕭條,自是可期。
理論上,中國領導人並非不知道當前面對的危機。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的國際發展戰略,鼓勵產能過剩的巨無霸國企和紅色資本走出去,騰出內地市場空間,讓創新中小企業、互聯網Plus和中國製造2025的新產業填補空間,帶動經濟持續發展,不失為一個可行的策略。
關鍵當然是要經濟結構改革成功,而身為「愛國愛港」資本家,只懂搞購物商場和物業發展的陳啟宗不改弦易轍,大力支持國家經濟改革,在新產業上投入資金,反而悲觀情緒充斥,不但表明「身體最誠實」的陳啟宗口是心非,也充分說明他對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共政權缺乏信心,在投資策略上遠遠落後於形勢。
陳啟宗的問題其實並非他的個人問題,也是同代看風駛巾里的親中資本家的問題,他們根本缺乏企業家應有的冒險精神和膽識,只懂坐享其成,全靠尋租活動(Rent-seeking)致富。
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缺乏資金、技術、人才、知識,陳啟宗這類資本家當然可以大派用場, 只要肯投入資金,便不愁沒有政府政策配合,提供廉價土地和勞工等優惠,讓他們輕易致富;今天的中國羽翼已成,富可敵國的財閥多的是,以陳啟宗只有數百億元的身家,只能叨陪末座,根本不入流。
幾年前,陳啟宗接受傳媒訪問時,還大言炎炎,說自己每天都在等待內地財力不繼的地產商電話,隨時準備注資吞併內地同業,壯大集團規模;今天大陸房地產業明顯生產過剩,空置的住宅單位足以安置2億人口,要吞併也輪不到規模在內地只屬中小型的恒隆(平保便由債權人變成碧桂園的股東);而全國最大的地產集團萬達主席王健林更明言集團未來5年的發展策略是去房地產化,可見大陸房地產業已是窮途末路,難怪除了地產便什麼也不懂做的陳啟宗悲鳴了。
中國的經濟改革未來成功也好,失敗也罷,其實與陳啟宗這類口說愛國、實質「臨難母狗(毋苟)免」的資本家沒有關係,也反映出香港在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道路上,可以扮演的角色已愈來愈少。
中國最近公布的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仍然有6.9%,假得沒有人會認真看待,但製造業現時只佔GDP的45%,卻說明中國的所謂「世界工廠」地位已經不再,加工出口貿易的式微,已驅使大量香港廠家回流,無所事事。至於服務業佔GDP超逾50至51.4%,也沒有香港人的份兒,因為大陸的所謂服務業,其實絕大部分是飲食、零售、消費等勞工密集行業,並非發達國家以專業職系為基礎結構的產業;而改革開放初期北上謀生的有關人才,早已為內地同類人才取代,所以689政權仍然倡議青年北上發展,根本就是昧於現實的廢話。
中國經濟改革成功,不會裨益香港,連沒有投資的資本家如陳啟宗之流也不會受惠,但失敗卻會雪上加霜,對近年不思進取只冀望中央政策優惠的香港更陷於險地。以近日大陸來港廉價旅遊搞出人命一事為例,便充分揭示本港負責經濟和商務發展的問責高官蘇錦樑、旅遊發展局和業界都是尸位素餐的庸才,根本不知道問題所在,整宗事件只是說明內地以廉價招徠的一條龍劏客旅遊經營模式,已全面移植香港,根本對本港旅遊業毫無裨益,應該全面取締,因為這種經營模式全國通用,香港只是借來的地方,用作牟利而已。
因此,業界和政府還要求中央開放更多城市旅客自由行來港,不啻是飲鴆止渴,只會加速本港旅遊業的滅亡,名副其實是自作孽。香港交由這些庸才治理,不淪亡,幾稀矣!
原文刊在信報,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