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經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78

何俊霆:何以人心不「回歸」?

$
0
0

攝:Alex Leung

文:何俊霆(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治理論碩士)

北京大事慶祝中日戰爭完結七十周年,先將該日定為公眾假期,又舉行盛大軍演。然而,除了一眾北望神州的愛國藝人外,大部份香港人(尤其年青一代)似乎對中國今日的「吐氣揚眉」不為所動,而北京的「中流砥柱論」更引來大眾對中共史觀的新一輪關注。事實上,這種強調「外敵入侵」與自詡「收復失地」的論述,一直是中共國民教育大計的重要一環,而在主權移交後的香港亦絕非新鮮事。然而,何以儘管北京及其在港代理大費周章,始終未能喚起大部份港人的愛國情懷,甚至還引來連串的冷嘲熱諷?本文嘗試指出,愛國教育在香港的失敗,源於現時中共的中國史觀與香港人的殖民地經驗有著根本性的矛盾。

消費國難的中國史觀

中國研究權威王賡武教授在《The Revival of Chinese Nationalism》一書指出,現時中國民族主義乃一種著重「恢愎主權、收服失地、復興民族」的復興民族主義(Restorative Nationalism)。其中心思想,就是「中國長期受列強欺凌、喪權辱國、領土盡失,所以中共的任務就是要抵擋外敵、重振中華民族的聲威、一雪百年國恥」。然而,要做到民族復興的偉大理想,則需要中華同胞的全力支持與忠誠。所以,在民族復興的旗號下,人民的利益需要置於國家利益之後,犧牲一己之小我、完成國家之大我。

這種強調國恥與復興的民族主義論述,於九七前後亦經常被照辦煮碗套用到香港,在回歸後的教科書、官方文件與演說中亦不難發現其蹤影。香港被割讓的歷史與主權移交,亦順理成章地被中方以這種視角解讀。在這套論述下,香港的割讓被視為國恥的開端,而取回香港主權則被視為民族復興的重要篇章。縱使這種論述確實能在大陸動員不少群眾,在香港卻似乎絲毫不得人心,這情況在生於斯、長於斯的八、九十後的年青人中尤其明顯。

殖民管治與核心價值

筆者認為,上述這種強調外敵壓迫、國家恥辱的論述之所以不適用於香港,與香港人的殖民地經驗與身份認同的形成有著重要的關系。誠如筆者在《香港革新論》中指出,五十至七十年代港英政府的數項政策對往後香港政治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乃港英政府六、七十年代的反貪歷程;《防止賄賂條例》的制訂與廉政公署的成立,不但取得極大成效,也大大提升了港府的聲望。與此同時,當年急速增長的財政盈餘亦令時任港督麥理浩能在無需開徵新稅下為低下階層提供各項基本褔利;他在一九七二年提出十年建屋計劃以消除寮屋區及解決取於居住環境過度擠迫等社會問題,亦先後於一九七三年及一九七八年開展公共援助計劃及實施九年免費教育。

隨著打擊貪污的成功與公共褔利的推行,儘管殖民體制本身亦存在種種不公,七十年代末的港英政權的確成功建立一個普遍地有能力、有效率、盡責、公平、廉潔以及回應訴求的形象。誠如曾銳生教授指出,當時的港英政府不論以傳統中國文化還是當代西方標準來看,也達致一定程度的善治。故此,對於港英政府這個「外敵」,大多數港人卻能毫不忌愇地承認。而當時一些被港英政府所推崇的「外來」價值,如廉潔、法治及公平等,則被普遍地認為是有效管治的重要基石,故此亦由然植根於當時的政治文化當中,一直延續到今時今日,成為香港人「主體意識」的最重要基礎。

何以人心不「回歸」?

關於殖民地管治的這段「國恥」,大部份港人所體所驗,並不是中方整天在說的壓迫與凌辱,而是法治與自由等香港核心價值的確立,以及健全的司法制度、反貪機構、相對地有效率的公務員體制等所謂「殖民地遺產」。更重要的是,主權移交以後,北京不但沒有兌現中英聯合聲明裏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更千方百計令香港全面大陸化。在特區政府近二十年的管治下,香港市民看到的,是民主依舊遙遙無期,以及各種香港人所珍視的價值與善治基礎的急速敗壞:有效管治不再、言論集會自由受到極大威脅、傳媒被打壓、新聞工作者人身安全成疑、自由學者遭受無理抨擊與留難、廉潔傳統瓦解、選舉舞弊疑雲層出不窮、警隊誠信盡失。相對於那些「亡我之心不死」的「外國勢力」,粗暴干預香港時政的中共強硬派似乎比他們口中的「外敵」更像「外敵」。既然如此,作為一個有良知的香港人,又怎會為這個漠視人權、打壓自由的政權的「吐氣揚眉」而感動流涕?作為一個珍視香港的香港人,又怎能對這個將香港弄得面目全非、扭曲得不似人形的政權賦予認同?試問人心,又怎能不背離?

筆者並非試圖美化殖民統治、鼓吹「戀殖」(事實上,英屬香港在「黃金時代」的外表下也的確埋藏著種種不公與不平等),但我們在「解殖」的同時,亦必需正確理解殖民歷史對香港的影響;這段歷史,也正正是造成港中兩地思想差異的其中一個最重要成因。而認清、確認、尊重相互的不同,則是港中兩地能夠和平共存的首要關鍵。

延伸閱讀:
Steve Tsang, The rise of a Hong Kong identity. In: Fisac, T. & Fernandes-Stembridge, L. (eds). China Today: Economics reforms, social cohesion and collective identities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2003)
Steve Tsang, A modern history of Hong Kong (London: I. B. Tauris, 2007)
Wang Gungwu, The Revival of Chinese Nationalism (Leide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 1996)
何俊霆:〈在地的核心價值 ── 港人主體意識的前世今生〉,載於方志恒(編)《香港革新論》(台北:漫遊者文化,2015)。
鄺健銘:《港英時代 英國殖民管治術》(香港:天窗出版社、2015)。
革新保港 民主自治 永續自治 —— 香港前途宣言
《香港革新論》網址

本文章原刊於《信報》評論版,特別鳴謝作者及《信報》授權轉載。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7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