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顧問公司向城規會建議,在現時由中環租庇利街至灣仔軍器廠街一段德輔道中及金鐘道的規劃大綱圖中刪去電車字眼,變相令租庇利街至軍器廠街一段路面不能提供電車服務,本組認為這種建議實係無稽空談,幾無若何可行性可言。
「 一家名為「Intellects Consultancy Limited」的顧問公司日前向城規會提交申請,指電車佔用中區三成路面,但客量已大不如前,要求刪除分區計劃大網圖內涉及「電車」的用途字眼,讓電車可以在該區慢慢淘汰,以改善該區的地面交通,報道指涉及的修定範圍面積達9500平方米,西自租庇利街,東至軍器廠街。」(摘自852郵報)
該據報為前政府規劃師開設的顧問公司以「改善交通」為由,建議取消該段電車服務,本組認為是本末倒置,係一純為富人服務,而不顧普羅大眾需要的建議。首先,我們難以否認,電車的使用量,確會因天氣狀況而出現波動。因為電車車廂目前沒有空調調節,因此令不少乘客在雨天或炎炎夏日,忍受不了高溫或焗促的空氣,不得不改用其他交通工具。正因如此,電車公司也開始試行冷氣電車,有望改善在酷熱天氣或雨天的使用量。所以在此情況下,我們看不到取消該段電車服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另一方面,電車使用量下跌,與政府近年來短視的福利政策不無關係。政府不顧後果,在巴士、小巴及鐵路推行$2乘車優惠,變相鼓勵原本可以使用電車的長者或仍可上落電車的傷健乘客,改以貴價過海巴士路線作為短途出行之用,令電車原本應該發揮的角色,為政府鼠目寸光的福利政策逐步磨耗,令本來各司其職的各類交通工具,出現不同情況上的資源重疊,進而產生嚴重的運力浪費。在不考慮該情況下而指責電車使用量低落,進而認為電車服務應逐步被取消,實為本末倒置。
而在電車的營運角度上檢視該建議,就更覺其想法與消滅電車無異。電車本身的服務網絡僅為一條由堅尼地城至筲箕灣,沿著港島北岸地區伸延的長線,再加上一圈跑馬地支線,如此而已。如果真如該建議般取消中區一段,就等於把這條線從中間一剪,把整個電車服務網絡斬成兩半,對電車服務資源調配及其服務的吸引力造成嚴重損害。而且在營運安全和保養方面亦等於重演先前雨傘運動時,部分佔領區切斷了東區電車返回屈地街車廠修理道路的情況,而當時電車公司雖曾付出一定代價,將部分維修及車輛保養工序轉移至西灣河電車廠,但卻不能視為常規措施,西灣河車廠的各方面條件亦使其難以完全取代屈地街車廠的功能。況且電車服務在繁忙時間仍有重要的角色,在該時段通過中區的電車仍常是人山人海,所以就著電車本身的情況看,本組也著實看不出取消該段電車服務的必要。
從更細微處看,中區的電車專線,在繁忙時間便有如紐約街頭的Fire Lane一樣,讓緊急救援車輛有一條相對暢通的道路。即使其他線路再擠塞,救援車輛仍可以利用電車專線通過,保障了緊急救援服務的穩定性。所以就這方面看,電車專線亦有其處理緊急事態的功用,而不能以普通道路使用者視之。
反之,如若取消該段電車路,讓出的空間確會分配給路面其他車輛使用。但在巴士車輛及服務增長均被運輸署牢牢扼死的情況下,尤其是在中區的環境下,該路面空間的增長必然是讓私家車受惠。交通諮詢委員會日前的《香港道路交通擠塞研究報告》中,已承認私家車是近年香港交通嚴重擠塞的元兇,儘管好些建議了無新意,但總是有一些積極意義的。但政府對此一味只說研究,一系列建議措施如大幅增加違例泊車罰款等仍然未見落實,反而出來這些不知所謂的顧問公司,在這些看似很細微的節骨眼上向有車階級獻媚,政府,你還想錯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