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經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78

建構新本土民主論述——回應黃之鋒對新論述的呼喚

$
0
0

文:方志恒(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助理教授)

在後政改時代,民主運動到底何去何從?這是所有心繫我城的朋友,都在思考的問題。

其中,社運領袖黃之鋒一連兩天在《明報》發表文章(分別題為《超越政改輪迴的範式轉移》及《民主運動 下一步》),呼喚建構新論述取代「民主回歸論」。

這種對新論述的探討,其實早應展開。作為過去30年民主運動綱領的「民主回歸論」—— 即設想中國大陸在經濟改革後,會逐步走上政治開明之路,加上港陸之間的良性互動,最終將可以實現民主回歸夢 —— 由於近年北京以強硬路線治港,早已變得脫離政治現實,去年更被8.31人大決定完全壓碎。

當「天朝中國」全面介入香港事務後,一方面令「民主回歸論」變成遙不可及的鏡花水月,另一方面亦激起一種強調抵抗北京干預、捍衛香港原有制度及核心價值的本土保衛意識。在這個大趨勢下,拙於論述的泛民政黨,日漸顯得兩面不是人 —— 既無法再以舊論述帶領群眾,又被高呼本土的「獨立建國派」迫得喘不過氣。擺在眼前的現實是,如果「泛民主派」再不更新論述,以回應民主回歸失落和本土意識抬頭的雙重挑戰,香港民主運動必將走向四分五裂。

【香港自治路線圖:革新保港 民主自治 永續自治】

去年8.31人大決定公布後,我在港台節目《香港家書》,說了這一句話:

「我無悔推動十八學者方案,這是改革主義路線的最後努力,它的失敗令我們必須全面反思香港民主運動的出路,嘗試思考一套新的本土民主論述。」

一年後的今天,我和二十多位來自學術界和政界的年輕朋友,聯合撰寫《香港革新論》一書,就是希望拋磚引玉,嘗試建構一套新本土民主論述。我們認為,「泛民主派」應該轉型為「本土民主派」,以「革新保港 民主自治 永續自治」為新綱領。此一論述框架,可用「香港自治路線圖」的概念總結之:

短期綱領:革新保港

面對「天朝中國」全面壓境,民主運動無可避免進入整固期。由於爭取民主政制暫時無望,民主運動應立足公民社會,建立「以社會為中心」的「民間自治」,集結民間力量發動「在地抗爭」(即建立及鞏固社會各界的民主陣地,一方面在地抵抗各種「政治操控」,一方面擴闊民主運動的群眾基礎)、推進「民間外交」(建立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華南公民社會」,為香港爭取國際社會支持)及復興「本土文化」(為「華南文化圈」創作電影、電視劇、流行歌,鞏固香港人主體意識及文化軟實力),為港陸博弈創造有利條件。

中期綱領:民主自治

唯有經過「革新保港」的整固期,才有機會建立更強大的民主運動,為數年後可能出現的「重啟政改」做好準備。而要爭取最大的「民主自治」空間,香港人應探討實踐「民主自治」的不同方案,除了全面開放的行政長官普選,應考慮以「港式雙首長制」拉闊想像 —— 即由行政長官及政務司司長分別擔任「地區首長」及「政府首長」,行政長官按 8.31人大決定或其他獲香港及北京共同認可的方式普選產生,專責平衡一國兩制、調和港陸關係;政務司司長則是普選產生的立法會多數黨領袖,負責主持政府日常決策,並透過立法會向市民負責,以實踐「民主自治」。

長期綱領:永續自治

長遠而言,民主運動應建構和捍衛我城有別於中國大陸的「主體性」,以維持香港自治地位的正當性,爭取實現超越2047年的「永續自治」。當中包括把握「二次前途問題」機會,爭取重新制定一個能充分體現香港人主體意識的新憲法,透過全民投票機制,給予新憲法正當性。

建構新本土民主論述,絕非一蹴即至。但當不少青年泛民陸續使用「永續自治」、「2047二次前途問題」、「天朝中國」、「香港主體性」等詞彙,正反映出這種新本土民主論述正逐漸形成。而在這些共同的論述和語言背後,將會是一個更強大、有力在天朝下力爭港人自治自主的新本土民主運動。

延伸閱讀:
革新保港 民主自治 永續自治 —— 香港前途宣言
《香港革新論》網址

本文章原刊於《明報》觀點版,特別嗚謝作者及《明報》授權轉載。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7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