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水含鉛量超標」這單新聞,本來買定花生,等睇各個高官出醜就好,反正言論一天比一天反智,保證天天新鮮,日日爆笑。只是當火頭直指房署水務署甚至水喉匠,身為建造業一員,就有責任站出來為行業說幾句公道話。
首先,又是那句萬能的「偷工減料」。常常有朋友問那一家發展商用料最足,我常打趣說,選公屋就一定沒錯。事關自從九十年代短樁案之後,房署人人自危,驗收絕不放水,嚴謹程度簡直是冠絕同業,甚至說它是世界第一(挑剔)也不為過。比如說,我難以想像世界上會有其他地方會要求派專人實地監管鐵料切割,然後還要監管代表在每一件鐵料上簽名識認。甚至開英泥這種低階工夫,也要專人把每一包英泥空袋點數(對,數「吉」袋,逐個數),然後填表紀錄。至於常常被怪罪的預製件,則由物料以至施工,全程都有港方人員長駐大陸監管。總之,房署的制度一開便預設承建商是賊人一般看待,萬事以防止承建商使詐作前題。所以要在房署眼皮底下作弊,不單止極難,更絕不化算。
由此路進,對質量確保(Quality Assurance)稍為有點常識的朋友大概就會明白,如果只有一個屋苑驗出水質有問題,那還有可能是個別人仕的工作出現缺失, 但如果是同時有好幾個屋苑都出現問題,就必然是在整體質量保證制度上出現漏洞。如果情況真的如此, 那麼問題就不會只發生在水管,在同樣質量保證系統之下的其他項目也同樣會出現問題,那就真正大件事。但是根據我過去十多年被房署品質管理部門「躏蹂」的經驗(例如某一批次的物料因為廠方在證書寫錯字而被房署拒絕採用),我對房署嚴苛的把關能力反而十分有信心。但要是制度沒有問題,那麼問題又出在哪裡?
要理性地解決問題,應該先要在各個可疑的位置拿走水辦作化驗,層層推進,排除各種可能,才會找到導致鉛分超標的源頭。先找得到源頭才能說得上追究責任。面對這樣大規模的污染, 調查半年以至更長時間也不為過。受影響的居民情緒激動,或者有些教育程度比較低的居民要求馬上有人出來承擔責任,這是可以理解。但是各個部門的局長和署長都受過高等教育,卻竟然在沒有足夠查證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就推斷是單一分判商出現問題, 這種毫不科學理性的行動和思維就實在是貽笑大方。
然後發生的事情,大家都應該很清楚。官員不停諉過於人,梁振英繼續語言偽術,傳媒繼續要各部門找人出來祭旗。整個香港,一時間竟沒一個人出來說一句理性一點的話。 鉛水可怕,但整個社會上上下下一起反智就更可怕。 香港選擇了相信制度,因為制度以文本作依歸,而不以個人的意志轉移; 如果制度出了漏洞,就去修改。 反而隨便找幾個人出來祭旗,就以為把問題解決,這是沉迷人治的地方,例如大陸才會有的做法。情況且看大陸有毒奶粉一案的做法便會明白:拉幾個官員(假)下台,再(真)嚴懲幾個下遊的奶農, 結果到現在假奶還是假奶。 如果我們不想像大陸一樣下流, 就要學會用理性的方法在制度內解決問題。
在我看來,現在波及範圍之廣,材料出現問題的機會非常高,更有可能是某些廠家的產品出現問題,卻仍然發出合格證,導至下游的用戶全部中招, 情況就和台灣之前出現地溝豬油的連環汚染事件相似。今次這個問題對於使用廉價大陸材料確實是敲響了警號。 不知道那些口口聲聲說要對中國供應物資感恩的人,和那些從早到晚口裡都愛國的市井之徒對今次事件有何感想。
作為專業工程人員,我倒是覺得大家應該要對香港至今仍然採用英國和歐盟(BS EN)物料標準感恩。 又或者,物料採用國標(GB)的一天已經不遠? 熱愛民建聯的公屋邨民,你們就好好繼續享受吧, 民建聯終於會為你們爭取更多大陸材料的,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