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七月,教育界十分熱鬧,學生的升學就業是熱門話題。
7月7 日至8日兩天,在中文大學舉行了關於生涯規劃和職業輔導的研討會,請來外國和香港的生涯規劃專家,與近360名教育及社福界同工分享生涯規劃經驗,以助年輕人規劃未來。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出席了,提出希望與業界合作,加強青少年生涯規劃及就業輔導。
文憑試放榜,工作還是升學﹖選甚麼科、唸甚麼學校、做甚麼工作﹖怎樣規劃自己的人生﹖教育局長吳克儉更親自官校庇利羅士女子中學勉勵考生,當然要推銷一下教育局引以為傲的職業及生涯規劃教育,指出雖然不足一年時間,但同學、老師、工商界的領導和機構及專業團體都全力參與這個新政策,效果相當不錯。吳克儉更帶出了「推廣職業教育專責小組」本月初的報告,他指出「在知識型經濟體系,各行各業都需要有關的專才,機會處處」(註一),儼如同學規劃好自己的人生,前途便一片光明了。
其實,7月7 日同時是升中派位的日子,對不少收取第三組別學生的學校來說,也是十分震撼的一天,在縮班的陰霾下,各校掙扎求存,以送校服、午餐和電子詞典招徠,甚至「搶學生」、派傳單等, 當然報喜不報憂的局長,不食人間煙火,輕描淡寫地甩開了,說「這類做法(按:指「重災區」的「君子協定」) 今年並非第一年,過去亦有相當的經驗,由於屬校本管理,所以我會尊重學校在這方面的安排」, 當然不會親自出現與這些學校共同面對,解決問題,還說:「我們希望明年人口慢慢回升,學校能過渡,這是個臨時的情況。」(註二)完全沒有正視教育界的燃眉之急。
在研討會中,其中一個來自美國的講者Bragg Stanley引用了20世紀具有影響力的一位職業理論家Donald Super提出的五個生命階段:(註三)
筆者坐在台下,whatsapp傳來的是同工如何搶學生保學校的消息,想及是的那些年輕合約教師到處尋找教席的徬徨,覺得很是諷刺。許多年輕教師,剛剛大學畢業,不正是在第三階段的建立期嗎﹖他們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我們的社會,可以讓他們穩定下來嗎﹖還有那些在維持期的同工,面對縮班殺校,找工作難,家裡可能還有雙親孩子要供養,日子也不容易。局長所說的「各行各業都需要有關的專才,機會處處」,敢問教育界同工的機會在哪裡﹖
一千二百多年前,韓愈以「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勸勉學生在學業、德行方面取得進步,卻反被學生質問,指出老師業精行成,卻「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頭童齒豁,竟死何裨。」不想想自己的情況,反倒來教人﹖那情景,有點滑稽,其實很是悲哀。
2015年的香港,我們在大力鼓吹生涯規劃,可是,如果學生問:老師,你呢﹖你怎樣規劃自己的生涯﹖當老師的可以怎樣回答﹖要是學生說:我的志願是當老師,畢業後可以入行嗎﹖當老師的應該坦白告訴他嗎﹖師訓畢業生難入行,教育界出現青黃不接,這是不爭的事實,這其實是整個社會的損失。
一個穩定的工作環境,讓教育工作者可以好好地做好教育工作,而不是不斷在擔憂工作不保、不是要去做一些像推銷員「搶客」招徠的工作,這樣最終得益的是我們的學生,是我們的社會。這個年頭,講成效、重問責,也許你會說,有哪一個行業是保證不失業的﹖儼如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做合約散工、中年失業是平常事,人人如此,教師為何可以例外﹖只是,希冀安穩無憂的生活,是人的共同願望,而不是既然我沒有穩定的職業,你也不應該擁有。何況縮班問題,既是少子化下的現象,也是政府的規劃失當,當局實應趁此機會,撥亂反正,改善班師比,讓教育工作者有一個穩定的環境,教好每一個學生,而不是讓教育界成為「互相廝殺」的戰場。
作者:施安娜,中學教師,進步教師同盟成員。
註一:2015年7月15日《教育局局長與傳媒談話全文》。
註二:2015年7月7日《教育局局長與傳媒談話全文》。
註三:講者採用的是英文版本,本文所用則經筆者整理。
Attachment | Size |
---|---|
super.gif | 40.36 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