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當局聘請顧問研究「活化」街市,本月提交初步建議予立法會,選取其中六個街市作活化試點,其中荃灣街市及榮芳街街市。同受政府當年設置街市有欠妥善計劃,令不同食環署街市「自己打自己」,街工區議員黃潤達指荃灣街市不及同為食環署街市的楊屋道街市吸引,榮芳街街市則不及北葵涌街市吸引,致令資源浪費。顧問報告就上述兩個街市的分析,均並無考慮到鄰近食環署街市競爭的問題。
荃灣街市:商戶反對顧問建議
顧問報告就荃灣街市的改善建議,只集中在街市內部設計,報告認為街市店位小、通道狹窄,牆身高亦阻礙街市的通風,建議將街市底層重新分區,將肉類店鋪如燒味店由一樓遷移至底層;將部份濕貨和乾貨店遷上一樓。一樓被棄置的通道則改為內部空間,部份家禽店沒有使用的空間則改為儲物空間。
在荃灣街市經營二十多年的菜店店主徐先生指,此舉將令本在下層營業的商戶擔心生意減少。目前在上層經營的商戶則持相反意見,經營了十多年的魚店店主魚仔稱店鋪範圍經常是「水靜鵝飛」、「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蝕本」,他又指下層狹窄是因為店鋪擺貨「擺出界」。
區議員:不及楊屋道街市吸引
對於上下層商戶意見分歧,街工區議員梁志成認為可將上層檔口加大,作為將下層檔口向上遷移的誘因,減低下層商戶的反感。他亦建議將「冷門」和「熱門」的商品放在同一層出售,以此分散人流。另一名街工區議員黃潤達則指,附近的楊屋道街市為大型街市,貨品種類繁多,楊屋道街市外面亦有不少食品材料店,市民會集中到該處「買餸」。
顧問報告同樣忽視街市實際的營業情況,報告指荃灣街市共有17個空置鋪位、3個鋪位作儲物用途。然經記者實地考察後,發現共有25個鋪位空置、,至少10個鋪位作儲物用途,另有近30間多店鋪在考察當天並無營業。
榮芳街:針對葵芳邨小販
顧問另建議「活化」荃葵區位於葵芳的榮芳街街市,顧問報告僅建議改建出入口,將原有的落貨和垃圾房位置重置改為入口,吸引人流。
在榮芳街街市營業超過30年的肉店店主陳先生指,街市的競爭對手包括街市附近的多間連鎖超市,特別是新都會和地鐵站附近的分店、私人地鋪以及其他屋邨的街市。陳先生又指,當年興建街市目的為安置原本在葵芳邨露天街市的無牌小販。當年無牌小販經常要「走鬼」,容易造成混亂,亦會阻礙急車輛。臨時設計下,自然欠長遠競爭力。
街工區議員黃潤達則指,食環署街市「自己打自己」,街坊多選擇北葵涌街市,該街市為綜合型街市,亦設有其他如體育館及圖書館設施,而榮芳街街市與一般屋邨街市規模相同,貨品價格亦不算便宜,沒有競爭力,形容此街市是「先天不足、需要做大手術。」。黃潤達亦指,未來街市必須為綜合型,街市大樓須同時設有圖書館及體育館。
圖:榮芳街街市店主英姐稱,上層「販賣或囤積白粉(毒品)都無人知」
在榮芳街街市經營三十年的豬肉店店主梁女士亦指,街市外種類齊全的店鋪搶了街市的客源。經營十年的菜店店主英姐則指,街市內空置檔多但無人巡查,指即使有人「販賣或囤積白粉(毒品)都無人知」,認為空置檔不應改為不能吸引人流的貨倉。
顧問報告統計顯示,榮芳街街市共有6個空置鋪位及並無貨倉。記者實地考察後並無發現空置,但有至少7間店鋪被用作貨倉。記者到訪當日,亦有多達49間店鋪並無營業。
記者:黃杏美、古樂兒
編輯:黃俊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