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句話,出自英國自民黨前國會議員 Danny Alexander 之口;場景,係今屆國會大選落選後嘅發言: “I lost my seat, that's democracy. Worse things happen to people"講完。
呢句話有乜咁巴閉?在於體現民主和法治精神。須知輸咗選舉,等於失業、冇糧出、甚至被選民和政黨遺忘,從此從政壇消失。在此情況下,香港的政客會如何反應?觀乎過去的種種例證(包括泛民),以及近年諸位議員在議事廳內的言行,可能性不外乎:
1. 賴隊友 - 一日最衰都係自己個黨資源不足,俾其他候選人搶曬,自己孤軍作戰必然頹敗
2. 賴盟友 - 一日最衰都係其他黨假意協調,實際搶票,搞到票倉流失
3. 賴敵對黨派 - 一日最衰都係佢地有「阿爺」照住/勁有米/出賤招
4. 賴選民 - 一日最衰都係市民被蒙蔽/誤導/利誘,如果唔係就一定會投我
5. 賴制度 - 一日最衰都係「比例代表制」/選舉日期設定,如果唔係我一定夠票
總之自己冇問題/最勁/眾望所歸,當選理應是硬道理,落選是種種外圍因素導致,自己毋須反省、改變,要變的是宇宙萬物。
這位 Alexander 先生屬於年輕才俊,在上屆政府位居庫務局長(財務話事權僅次於財政司)而且表現不錯,理應連任卻大熱倒灶,「賴」份屬自然反應。但他泰然處之、自己承擔責任,拒絕推諉,反而指出在民主之下,結果操於選民集體智慧之手,勝敗並無「理應」而亦不足懼。
能如此深諳民主精神、以身作則貫徹實行,其風骨可見一斑;而如此有風骨者,自然不會為私利而侵蝕法治,反而會以維護及完善為市民託付的重任。英國政治以此類人為鍾流砥柱,即使偶有貪瀆之徒,法治和民主也必能繼續發展,不負市民所託。
反觀香港政壇,除了少數奇葩,主流都是「輸打贏要」、「乜都賴人」、「講就天下無敵,做就無能為力」之輩,既冇風骨又冇腰骨。這類無風骨之輩,多年來拒絕反省,自然不能追上市民不斷提高的法治需求,越來越離地,最後所有「民主法治」政綱淪為空談。
更甚者,是這些人長期「賴得就賴」,漸漸會覺得因為自己孤高而吃虧,自然就會對「犯規」不再抗拒,視之為「拉近距離、提高競爭力」的手段。於是這些每每打著「民主法治」旗號的政客,屢次與獨裁政權妥協,又或在法治民主受衝擊時沉默。靠佢地,死得。
這些人毫無風骨,必然容易利慾薰心 ,私利先於市民託付。有多少「民主」議員,在黨內培養「大佬文化」,令自己永享專權,卻因此使政黨每況愈下?有多少「反建制」議員,身兼各式公營機構要職,令其角色越叫模糊和尷尬?有幾多次,這些「正義聯盟」爆出小學雞級數的紛爭或以大欺小的醜聞,令支持者搖頭嘆息?
這些自相矛盾的「民主」政客,加上素來不顧廉恥的建制派,雙劍合璧,香港的法治和民主豈能不令人憂心?
猶幸,香港並未處於絕境。政改一役,令市民摒棄傳統「民主」政黨,親自走出來組織和發聲;這些市民,迄今展現極高的風骨,行事貫徹始終而且樂於反省。他們需要的,是更多市民的支持和認同,令他們逐漸成為政壇上不可忽視的力量。
最後,講一個勵志故事。英國獨立黨 UKIP 十數年來一直處於政壇邊緣,是各時事節目的嘲笑對象。但持續耕耘,終於在此次大選中成為其中一個主要政黨,連執政保守黨都要花精力對付,最後更取得全國10%的選票。香港的新政治黨派,絕對有能力取得 UKIP 式的成長。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