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香港融樂會總幹事張鳳美
特首梁振英先生在2015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教育局將資助學生在中、小學學習階段內最少一次到內地交流,讓學生以中國人身分體會國家的發展。隨施政報告公布的施政綱領英文版第120頁更提到,學生身為中國籍人士可透過這些交流活動更了解我們國家 (the exchanges can enable students, as Chinese nationals, to gain first-hand experience of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梁特首口裏雖說尊重香港多元文化、七百萬人是一家─包括少數族裔,但實質欠缺種族敏感度,以為香港學生全都是中國籍人士。
以香港融樂會服務的少數族裔居民為例,2013/14年度全港幼稚園至中六共有約25,000名少數族裔學生,當中有很多土生土長,是第二、三代居民。他們的身分認同很多元,很多覺得自己是香港人。至於國籍,有些選擇入籍中國籍,有些選擇保留原有國籍,有些則在申請入籍中國籍時遭入境處以不明原因拒絕,甚至連申請表也未交就遭當局勸退。政府一方面說香港學生都是中國籍,一方面卻不讓一些少數族裔居民歸化中國籍,難道這些少數族裔香港居民就不是香港學生?
另外,在教育局為自己解畫的「政策正面睇」網站,兩篇解釋往內地交流及姊妹學校計劃兩項政策的文章都沒有英文這官方語言的版本,同一網站自2009年起另外數十篇文章中亦只有一篇有英文版。教育局很多其他官方資訊都沒有以英文這官方語言發放,包括就個別幼稚園質素撰寫的報告及有關免費幼稚園教育研究的影片。更甚的是,教育局在2014年給立法會的文件中稱非華語學生(即家中常用語言不是中文的學生)為非本地生。中文和英文皆是香港的法定語言,但似乎教育局制定政策時根本沒想起很多不會讀寫中文的學生。
教育局這做法基本上等於以種族劃分誰是本地人,造成排拒少數族裔學生的效果。事實上,語言和種族、族裔、世系等有很大關係。對絕大部分少數族裔學生來說,中文並非他們的母語,加上十多年前學校普遍不教少數族裔學生中文,造成少數族裔學生即使土生土長,大多不會讀寫中文。雖然經本會及其他團體十多年的倡議,特首終於在去年施政報告中公布「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但架構只是架構,仍欠缺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課程內容、教材等細節,學校在欠缺支援下仍難教好少數族裔中文。
教育局一方面沒有教好少數族裔學生中文,另一方面卻只提供中文官方資訊,並且要視非華語學生為非本地人,實在是帶頭排斥和歧視少數族裔。這樣欠缺多元種族和文化視野的政府所舉辦的交流活動所宣揚、甚至可能嘗試加諸於華人及少數族裔學生身上的會是怎樣的一種身分認同,實在令人擔憂。
政府不應該只重視與自己同族的市民的福祉,而排斥少數族裔、不推動真正的種族共融。若政府不改變思維,無論再舉辦多少交流活動,都不會如政府聲稱能真正擴闊我們社會的視野和胸襟。政府帶頭違背平等、和而不同這些普世價值,只會令「亞洲國際都會」變成無實質的空口號,令香港變得狹獈和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