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的特首「施政報告」,提到會「推行試辦計劃(姊妹學校計劃),為公營及直資學校提供資助及專業支援,在2015/16學年起的3年內,將香港與內地中小學締結姊妹學校的數目倍增至約600所,讓姊妹校之間進一步分享經驗及提升教與學成效,並減輕負責老師的行政工作。」(2015年「施政報告」)此舉真正目的究竟為何必然人言人殊,而政府則強調「國家發展一日千里」,要青年人「擴濶視野」。然而,從上文下理推測,則大多不離加強對中國人身份認同云云,也許是三年前推出「德育及國民教育」不果下,特區政府想藉這個計劃「借屍還魂」也說不定。
無可否認,97年後,學校舉辦的交流活動如雨後春筍,尤其以往內地交流的次數最多。「自2004年開始至今,本港共有約300所學校透過本局的協調,與內地學校(包括上海、北京、寧波、廣東省、四川省、浙江省及福建省)締結為四百多對姊妹學校。」(教育局網頁,下文皆引此處,不贅)不過,這些學校可撥出資助的金錢有限,只能資助學生半額或三分之一,這些費用多找校董或社會基金贊助。每年受惠的學生人數不多,而且大多是校內精英。假如「施政報告」真的向學校資助十多萬元,當然可以有助兩地學生增進友誼,亦令學生能了解內地學生的學習情況。
問題是:香港學生走出課室往外地交流,為何只可北上神州大地?
為甚麼這筆撥款不可以用以資助學校的所有交流計劃,而只是獨獨鼓勵學校北上交流?須知道學校選擇交流的地區,都有不同的考慮。有些學校或會到內地山區與農村學童一起上課,如教育局所言「內地學生的勤樸、積極和自律的學習態度,尤其能為香港學生帶來正面啟發,促進學生個人成長。」可是,更多的是到世界各地體驗風土人情,學習當地文化,例如有學校會到歐美等地考察,台灣星馬等亞洲地方也是熱門的交流之地,體驗的亦不只是學生勤於學習,積極進取的精神這般簡單,而是全方位細味當地人的生活習慣和文化風俗。這筆費用加起上都成了學校的負擔,為何政府只資助學生北上到內地學校學習,卻忽視了學生其實有權利走遍全世界,而政府亦理應撥款分擔學校這方面的支出。
因此,政府當刻草草推出這個「姊妹學校計劃」,實在難免令人有諸多揣測。首先,便是聯想到「計劃」有軟性推銷「國民教育」之歉。於是,教育局在其網頁上「此地無銀」,先作出回應:「在近日有關姊妹學校計劃的報道中,有論者指相關工作『有政治含意』,其實完全沒有事實根據,令姊妹學校學之間的學術及文化交流被政治化,我們對此表示遺憾。」(教育局網頁)正如上文所述,如果這筆款項是讓學生拓闊眼界的話,那麼,政府可以資助學校作任何的跨境交流,而不只限定在內地學校。如果教育局只是為了令香港學生可以「反思自己對學習的態度,更明白自己在學習上可更努力,以爭取更佳的表現」的話,卻又無須向外尋求,亦不一定要往中國內地,把學生留在香港,舉辦課程,或參與志願機構的探訪團便可以了。既然如此,政府單單以金錢誘因,吸引兩地學校配對交流,便可能造成人做我又做,一窩蜂申請的心態。此舉除了增加老師的工作負擔之外,亦令香港學校與內地迅速融合,而這種融合不只是在管理、學與教上,「讓青年人透過互訪、生活體驗、文化和服務合作,以至求職交流等活動拓闊視野」(「施政報告」第157段)這麼簡單,而是從文化、意識形態上慢慢互相靠攏起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當然,我們也可以推銷自己優勝的一套,但面對強大的權力系統底下,最終被同化也是遲早的事。
在教學層面上,這個「計劃」針對的還有老師。「大部分曾進行交流活動的學校認為姊妹學校有助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教育局網頁)學與教是學校發展的重要部份,因此,每年政府或坊間機構都會舉辦大大小小的課程、工作坊和講座,藉以提升老師的教學水平。「三人行,必有我師」,老師互相觀摩學習本無可厚非,既然學校一直有參與上述活動,幹麼要在「施政報告」中大肆宣揚,還要老師「透過姊妹學校交流深入認識國內近年進行的教育改革,以及體會內地校園的教學設施和教學發展」?說實話,內地的一些教育政策,這十多年已憑藉教育局的推介,一點一滴滲進學校裏,例如各科的「集體備課」、中文科的「單元教學」等,實在沒有必要勞師動眾,每年拉大隊去拜訪內地學校,加上各地的教育發展要求都不同,必需將政策放回當地的「社會脈絡」(Social context),才可窺探其成效一二,若「計劃」的目的,只讓學校了解而不用去效法,那便沒需要煞有介事去強迫推行計劃;若既想了解又要效法,那就必先證明中國內地教育比世界其他先進地區優勝,否則,為何只要求學校到內地交流,政府此舉實難洗脫以政治騎劫教育之嫌。
「施政報告」第157段又提到「計劃資助學生在中、小學階段最少各一次到內地交流。」筆者不清楚教育局如何詮釋這句說話,假如教育局三申五令要求學校必須為學生安排一次或以上的內地交流,那便有違「自由教育」的要旨。再者,假設與內地學校結盟,或每年派師生往內地交流,對師生的學與教裨益甚大,那麼,倒不如索性來個「交換生」計劃如何?即兩地學生以半年為期,輪流對對方學校學習,那效果不就更明顯嗎?據筆者所知,香港確然有中學參與類似的計劃,不過,交流生多來自英美、法國、意大利,澳洲等地,而本地生亦報名者踴躍,卻鮮有中學辦「中港學生交換計劃」。
此外,「計劃」令人質疑之處,是既然教育局吹噓這個計劃如何令學生成長,怎樣令老師教學進步,可是,數據卻告訴我們,家長寧可送子女到國際學校受教育,甚或到外國升學,都從來沒提及中國內地學校才是莘莘學子學習的下一站。既然如此,政府何不將撥款的用途擴濶至全球先進教育地區,讓香港學校真的「與國際接軌」,讓學生真的擴濶視野,學習效果更昭著,而且,這樣做更可洗脫「國民育」借屍還魂的揣測,做法甚至符合建制中人那一句:「教育歸教育,政治歸政治」呢!
2012年「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因香港人大力反對而啟動失敗,梁振英及其政府團隊必然耿耿於懷。硬的不行,現在卻想來個「軟着陸,性質就如通識科刪減課程一樣,「雨傘運動」出現前,官員口說課程內容適中。事件出現後,則強調減去青少年政治參與一節是課程整合的問題。當局自然一貫地矢口否認與政治有關,可是,當此敏感一刻,很難令人相信這是一個純粹教育的決定。其實,「施政報告」着墨青年人政策的篇幅不少,先是怪責港大學生編寫的《學苑》有「港獨」傾向,後再有「姊妹學校計劃」推動兩地師生學習,加上近日有內地官員談到教育時那種意難平的情態,謂要監察教育局長云云。凡此種種,如不令人聯想政府要重新奪回「政治話語權」的話,也實在使人詫異吧?
政策正面睇〈姊妹學校計劃正面睇〉超連結:
http://www.edb.gov.hk/tc/about-edb/press/cleartheair/20150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