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經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78

捧紅港獨派、搞分化的陰謀?

$
0
0

原圖:蘋果日報

梁振英昨日發表2015年施政報告,在報告的第十段,竟然高調批評港大《學苑》出版的《香港民族命運自決》專題刊物,以及一本名為《香港民族論》的書本。梁振英處心積慮,在施政報告這個重要的平台上,放大和攻擊那些尚未成氣候的港獨思想,除了嘗試將「爭取真普選」抹黑成「搞港獨」,對泛民雙學扣上「港獨」帽子之外,其實還可能是一種故意捧紅港獨派、搞分化的策略。

梁振英絕對不是一個蠢人,而是一名擅長煽動人民內耗的政治高手。根據毛澤東提出的「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的邏輯,梁振英必定早已預料到,當《學苑》被他攻擊之後,他們就會成為了鎂光燈下的焦點,甚至建立出一個「被害者」的形象,刺激起更多人支持港獨思想。而這種港獨趨勢正正是梁振英想達到的目的,除了可以用「港獨」來抹黑整個民主陣營之外,還是要將部份民主派的支持者,由傳統的「大中華」推向「本土」繼而「港獨」,造成了民主派內部四分五裂、互相攻擊的局面。

梁振英批評《學苑》這件事,給筆者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筆者曾於2014年4月撰寫過一篇名為《刻意煽動中港矛盾的陰謀?》的文章,提出過一種的陰謀論:「捧紅本土派,是中共治港計劃的一部份」。在2014年1月,蘇錦樑曾經說過不會為訪港旅客量設上限,指市民乘坐港鐵時「可能要等多班車」。2014年4月,他指出「等多一班或多班車,能夠製造一個或多個就業機會俾有需要人士」,他更在回應內地小童隨街排泄事件的時候回應:「大家要包容,彼此體諒,以和為貴……」

其實上述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總之,近年梁振英政府的言論和政策多次成為中港矛盾的催化劑,其客觀效果是,中港矛盾和族群衝突的情緒日益加深,「本土派」日漸壯大,傳統的「大中華派」泛民受到「本土派」和建制派攻擊,正不斷萎縮。在雨傘運動中,亦有不少「提防左膠」、「拆大台」、「勇武抗爭與否」的爭論,反映出民主派支持者內部正處於一個極度分裂的階段,而梁振英或許就是看中了這一點。

刻意煽動中港矛盾和種群衝突,以及「大中華」泛民與「本土派」的內耗,長遠來說,最大的得益者是中共和大財團。假若在可操控的範圍內,香港人被煽動到將憤怒和精力都發洩在內地人身上,群眾鬥群眾,將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等社會問題歸咎於內地人,其客觀效果是,民間的矛頭由指向政府和大財團,漸漸變為指向無權力的內地人。

同時間,主張河水不犯井水的「本土派」和「港獨派」,認為港人爭取民主的眼光只需要放在香港,而不需要關注和支援中國內地的民運,但同時卻沒有力量阻止中共在政治和經濟上對香港的干預,結果可能讓中共維穩成功。而爭取「港獨」亦無法獲得國際社會的支持,只會比爭取在一國兩制下落實真普選更難走。因此,將民主派群眾推向「港獨」甚至「武裝革命」等極端光譜,對爭取民主或許弊多於利,更有機會給予中共一個全面消滅民主派的機會。

中共最擅長的就是搞分化,制造人民之間的內耗,這亦是中共一直以來的致勝之道。近年,政界和社運界出現了「本土vs大中華」、「勇武vs和理非」等二元對立的分野現象,民主派內部不斷內耗,力量分薄了,在未來的2016年立法會選舉中,更有機會一起「攬炒」,失去政改否決權。難道這就是中共的陰謀?

儘管筆者提出的只是一個陰謀論,但我們在未來必需要繼續留意時局,提防這個陰謀論的預言得以實現。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7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