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好戲量頼恩慈找我當她執導的電影「N+N」映後分享會嘉賓,感覺受寵若驚。「N+N」的前身是「1+1」的電影,也是楊秉基編劇、賴恩慈導演的作品,片中用上電影界最難搞的兩類演員:小孩子和動物。作為本土低成本獨立電影,「1+1」和「N+N」能夠享譽國際就是汗水與真誠。
三四年前在學校籌備生命教育課程,邀請他們到校播映「1+1」,並負責映後分享會,情境依然歷歷在目。當天播映後有位同學在班上跟我說電影給他一份說不出的感覺,他問我究竟是甚麼感覺。我問他失意時家裡有甚麼東西他會很想拿在手裡,他說是一個破籃球。真奇怪!一個破籃球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應該是垃圾。我問他為何那個破籃球給他力量和勇氣,他說那是以前跟哥哥一起打到破掉的籃球,哥哥現在到外國升學去不常見面。我問他多少錢可以交換他的籃球,他皺一皺眉,明白了,斬釘截鐵說不賣。
2014年9月尾為了爭取公義很多香港人跑到街頭,開展了一場色彩斑斕的雨傘運動,當中以佔領金鐘、旺角和銅鑼灣街道最為觸目,在佔領區內每天都可以聽到看到很多今時今日匪夷所思的事情。長期留守金鐘夏慤道的示威者自稱為夏慤村村民,他們自發掃街、清理垃圾、分類垃圾、循環再用,下雨天又主動疏通坑渠,有心人為留守的學生搭建自修室,有人會義教幫學生補習,有人踏單車發電。平日有很多人主動送上一車又一車的物資如食物、水、毛巾或者保暖用品,即使上班的,午膳時也會帶點甚麼好吃的跟村民分享,晚上又會有司機義載夜歸學生等等,真的做到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旺角佔領區也有其特色,每朝早很多公公婆婆會從附近的茶樓帶不同的點心給留守人士,家庭主婦在市場上買好餸菜會到佔領區「撐場」,等學生和上班的人放學放工到場接力便回家給家人做飯。某天白天到旺角佔領區走一趟,一位替樓上店舖舉牌促銷的婆婆一手拿促銷牌,一手拿着卡通紙,蹣跚地走到一個在馬路上席地而坐的小伙子,把手上的卡通紙遞給小伙子說:「坐這些!坐在這些上會舒服點。」說罷婆婆又一邊拿着促銷牌,一邊撿紙皮找下一位在馬路上席地而坐的小伙子去。某個晚上到旺角佔領區,在某大連鎖店買了兩箱水給留守人士。把水捧出店舖時,那位保安員輕聲地在我耳邊說:「買水給學生?多謝你。」匆匆低調一句連寒喧都不是的說話,卻暖暖在心頭。
曾幾何時記憶中的香港,物質生活樸素,每一種事物甚至情感都不需用金錢來量化,而且不計較得失,這叫人情味,也就是香港人經常引以為傲的「獅子山下精神」,帳面以為會失掉的,實質在心靈上富足飽滿,最後也是一關難過關關過。今天卻常常聽到一部分人喜歡把所有事情量化,而且只着眼帳面損失,例如損失20億生意額、股市下瀉一萬點、旅客下降多少成等等不勝枚舉。一來市儈庸俗,二來誇大不實好讓討價還價。我不敢説這些人不配香港人這三個字,但他們跟我自小認識的香港人是兩碼子人。昔日物質生活貧困,但卻因忠正和誠信而富有;今天香港是已發展地區,香港人是世界人口人均生產總值最高的20%之內,卻充斥著窮得只有錢的人。
這個世上有一種價值,不能用金錢去量度,叫做情感。像我那位學生家裡的破籃球,有人認為是垃圾,但無論多少個億情感價值都不賣!一個破籃球已經如此,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家園情感價值更高。像電影「N+N」說的一樣,昔日菜園村,今日新界東北。同樣地,香港是我們的家,幾多個億你會賣?香港人,「獅子山下」不是唱的,是身體力行出來的。
作者陳為建,中學教師,進步教師同盟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