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請不要思歪言論自由!
特首梁振英稀有地在《施政報告》點名批評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引起軒然大波。外界質疑特首干預言論自由,將「批鬥文化」引入香港。在《施政報告》答問大會上,對議員的質疑梁振英似乎早有準備,稱在言論自由社會,任何人都有提意見的自由,以「言論自由」作盾,無視大眾的合理質疑。及後梁振英在不同場合更多次重申《學苑》多番鼓吹港獨主張,作為特首他有責任警惕社會。言論自由論似乎言之成理,可惜梁振英停留在「我有權講,你...
View Article到底是一言興邦還是一言喪邦?
先來一段利申:筆者並不相信港獨,但是脫離了個人想法,冷靜分析的話,這文章的結論似乎合乎邏輯,所以還是將它寫下來。從服務小眾到服務大眾,是很多事業的瓶頸。蘋果、微軟、谷歌等,成為巨型企業就是因為他們將本來小眾產品包裝成大眾產品。沒有Windows,大部份人不會使用電腦;沒有iPhone,大部份人不會轉用智能手機。不少更優質的科技,因為找不著大眾化的方法,最終就被時代淘汰。城邦論,其實一直都面臨小眾瓶頸...
View Article民主自治與民族自決, the case of Hong Kong
一月十四日上午發表的施政報告,可以用乏善可陳四字摡括。不過,「不務正業」的梁振英居然在發表報告時講出以下的一段恐嚇說話,引起網上的熱議︰「… 2014年2月,香港大學學生會的官方刊物《學苑》的封面專題是《香港民族...
View Article好多時政府講o既同事實係兩回事
好多時政府講o既同事實係兩回事。一)政府話:「因為人口老化,所以輸入移民。」事實係:「因為想輸入移民,所以話人口老化。」其實,人口老化,係應該鼓勵生育。點解香港人唔想生呀?因為香港的福利同教育都太唔掂,越來越恐怖。好多香港人看不見孩子的將來,就為生命負責任而唔生。二)政府話:「政改投反對票就係『普選殺手』。」事實係:「諮詢」兩隻字本身就係指收集意見的過程,諮詢對象本身就係可以支持、反對同俾意見。其實...
View Article何時需要輸入專才
屍政報告被喻為紅色為香港大換血,簡單來說就是你香港人不愛國民教育對中國那麼抗拒,於是就用新香港人溝淡你們所謂的香港人特質與香港精神。當大家慢慢對於簡體字見怪不怪,又或者連鬧都無力氣,慢慢就開始任人魚肉。當中,我想很多人看到目瞪口呆,應該是那個輸入專才行業名單。雖然好打得奶媽走出來說名單沒有定下,但我很記得她又說過香港急切需要輸入專才,鬼拍後尾枕。那麼,香港真的要專才,又,哪些行業需要呢?我不是唸政治...
View Article空作無用功,塞車無了期——評交諮會《香港道路交通擠塞研究報告》
原圖:蘋果日報在2014年的最後兩天,由交通諮詢委員會轄下工作小組撰寫的《香港道路交通擠塞研究報告》(下稱報告)出爐。雖然有關香港道路擠塞的議題早已應是交諮會的關注焦點,而交諮會現在才交出一份報告來,實在嫌晚,但還是要比一事不做來得積極的。可是,直白地說,這份報告雖不至於一無是處,但其研究的深、廣度都實在令人失望,研究中也未嘗觸及一些較零碎,卻可能很重要的問題,如交通管理設施(包括交通燈、斑馬線、車...
View Article不合作運動 – 致前線稅務局職員的道歉信
圖:良心抗稅運動致 稅務局工作人員及特區政府:首先要為不合作運動對 閣下造成任何不便致萬二分歉意,但對於梁振英及特區政府,我卻問心無愧。我不知道...
View Article抬轎
陳弘毅的「白票守尾門」,終極目標是要香港人「袋住先」。只要香港人肯「袋住先」,更終極目標是要香港人為「共產特首」抬轎。這令我想起陳弘毅為共產黨抬轎的一番話,那時還是在「七十九天」期間,陳說:雖然部分抗爭的年輕人在89年時仍未出世,但歷史是有教訓的,不是抗爭得愈長成功機會就會愈大,又指89年若學生早些撤退,可能不會出現鎮壓及趙紫陽下台。其後,不少研究都有類似觀點,若趙紫陽沒有下台,中國民主進程可能比現...
View Article背棄基層 挑動矛盾
過往政府推行新政,例必先進行「持份者影響評估」,分析政策對各群體利益的正反影響,但這些評估屬內部文件,公眾被矇在鼓裏。因此,要客觀評價特首梁振英的施政報告,必須拋開表面冠冕堂皇的包裝,實行「還原工程」,直視各項政策對社會整體與不同組群的利害關係。以此評價今年的施政報告,在民生層面最突出的結論是背棄基層市民利益,在政治層面是挑動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一代對獨立自主的本土意識,加深社會矛盾。梁振英對於經濟發展...
View Article請唔好以為自己已經在日常生活
請唔好以為自己已經在日常生活。今日係第111日,你知道嗎?最近,每天也有市民被預約拘捕。唔好以為好簡單,一定冇事,亦唔好諗住佢地係老馮罪有應得,每一個人,都係為信念而押上自己的自由同前途的。施政報告顯示,特首真係好兇狠,而佢真係好叻,好叻分化市民。呢幾日,政府委任反佔中財團做公職、注資入爭議性極大的創新科技局、利益輸送至觀塘、暗批全民退休保障、在中小學撒播紅色種子、沒有青年政策、房屋問題拖延、人力資...
View Article【施政報告系列】有實無名國民教育,消滅新一代青少年
一,施政報告竟成689批判大學生刊物的工具『10. 2014年2月,香港大學學生會的官方刊物《學苑》的封面專題是《香港民族...
View Article別讓子女做齊昕母親隻兵
各位家長,請把香港青少年軍總會列入黑名單,如果你不想自己子女被赤化的話。這個新制服團隊明日在昂船洲解放軍軍營舉行成立典禮。本來有新制服團隊成立,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市民大眾也未必有興趣去理會。可是,你看一看,誰是總司令?齊昕的母親。首席榮譽會長是誰?董伯伯。榮譽贊助人是誰?梁振英、張曉明。再看看他們其中一項宗旨,是「加強香港青年的公民意識,令他們認識中國公民的責任及義務」。認識「中國公民」的責任及義...
View Article何俊仁辭職諮詢會無法息爭議 民主黨危機發酵
民主黨昨晚(16日)舉行諮詢會,討論何俊仁擬政改表決後辭去超區議席,意見之分歧程度,是2010年政改特別黨大會之後罕見,也是無法短期內解決,民主黨正不自覺地陥入一場危機,距離區選不足十個月,內部便出現如此爭議,殊不樂觀。主席劉慧卿在諮詢會兩度提醒與會者別洩露個別黨員發言內容(今次沒有再如上年提出開出黨籍警告,大概因為也看到筆者落重筆的舊文了),筆者本篇文章內容,只會建基於何俊仁、劉慧卿及某位對《星島...
View Article從「父為子隱」到雨傘抗爭──怎樣的社會才有利法治?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論語・子路第十三》)...
View Article右翼自由主義:諾齊克的正義觀
原文刊載於作者網誌上一次我們說到羅爾斯的正義觀,有些讀者可能會略嫌簡陋,因為平日也有不少途徑可以接觸到相關理論,想必早有豐富認識,故這次不妨講述可能比較少人認識的正義觀。承接上一篇文章,繼羅爾斯在1971年發表了《正義論》之後,首個作出完整回應的就是他的同系教授羅伯特.諾齊克(Robert Nozick),他撰寫的著作《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Anarchy, State, and...
View Article特區「紅衛兵」是這樣煉成的
中共的魔掌一向不會放過任何滲透,收編,統戰的策略,無所不用其極的要把人民悉數變成「愛國愛黨」的順民。梁振英上台後,「赤化」香港的手段更變本加厲,與中共「接軌」的政策一浪接一浪陸續上場。中共當然知道,上一輩的香港人很多是為逃避共產黨而落根香港,對共產黨是深惡痛絕的,於是便吸納奴性或是埋沒良知的港人,利誘下,香港便長期有一批為中共服務的各式各樣的「愛國愛黨」人士,上由特首、各級政務官、建制議員,下至「藍...
View Article民間為名,官方為實的「青少年軍」
雨傘運動後,政府認為問題在於國民教育出了問題,將加強愛國教育視為首要任務。惟不欲洗腦教育再次引起市民關注,於是奉行「只能做,不能說」的原則...
View Article王俊杰:命運自決非港獨 周浩鼎:港獨主張影響區域穩定
圖:游清源(左)、馮煒光(獨媒特約報導)《城市論壇》討論施政報告批評《學苑》及《香港民族論》的民族自主討論,青年民建聯主席周浩鼎直指港獨主張危險,是挑動內戰、影響區域穩定,以「個人身份」出席的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亦指自己「絕對不會拋低中國人身份」。《學苑》前副總編輯王俊杰解釋自決不等於獨立,時事評論員游清源質疑文章就能導致港獨,是上綱上線。圖:王俊杰王俊杰解釋「命運自決」是指香港人有權決定自己的政治命...
View Article【施政報告】專上教育著墨少 大學學位繼續爭崩頭
(獨媒特約報導)新一份施政報告出爐,在教育方面,香港中小學生到內地交流的計劃引起社會爭議,當中專上教育的政策也備受批評。其中具體措施只有將銜接副學位的大學三年級學士學額增加一千,到每年五千個,而有關計劃早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已「出現」。而其他措施方面,如要求各大學社區學院要將盈餘回饋學生,均沒有具體政策配合,亦沒提及任何監管各大學社區學院的措施,教協直言政府對專上教育著墨極少,令人質疑當局並沒有認真看...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