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政府「雙辣招」暫止樓市升勢,但樓價卻未有大跌,仍較97頂峰高42% (「陳德霖:樓價不跌,辣招不撤」。財華網 – 2013年11月15日)。即使房協「實而不華」的樂融軒,入場費仍近600萬(「房協樂融軒呎價貼近同區二手,入場597萬元」。infocast – 2013年11月15日)。香港樓價有多貴?我移民悉尼的會計師朋友說﹕「原來我還未夠資格在香港買樓﹗香港500平方尺的樓賣600萬港元,這在澳洲可買600平方米的屋子」。四叔捐地在郊區興建300平方尺,賣100萬的上車盤。這價錢在澳洲郊區買的或大兩倍,隨時附設小花園。
答案夠具體吧。
你或說﹕「澳洲地廣人稀,房子大很正常。香港除了住的問題外,其他都很好呢。」
多給一個參考資料,看看你有否衝動賣掉房子移民。當地最低工資約時薪19澳元(~AUD1 : HKD7.3,自己計),每週出糧。剛畢業的大學生年薪約四萬多澳元。儘管那邊稅收重、物價較貴(M記套餐約70多港元),但他們消費主義不及香港厲害,沒有LB或菇池手袋不會遭同事白眼。換句話說,他們有錢沒地方花,工時又短,生活愜意。
香港人怕福利主義,相信能者居之,我賺的錢自己花才算自由跟合理。我總疑問,政府徵稅後把錢改善民生不好嗎?香港行高地價政策,變相拉高樓價,錢沒進政府口袋,卻給了李超人,難道會更開心?澳洲經濟環境有別難以比較,那麼新加坡又如何?他們的千尺「租屋」,不是常叫港人流口水嗎?若以超精簡的馬克思主義去分析,經濟模式(下層建築)決定思想及文化(上層建築),思想行為直接受經濟模式影響,所謂自由意志其實有跡可尋。因此請別怪「港女」眼角高,沒房子不嫁,她們的現實和勢利,只反映了香港人愛拼個你死我活的經濟思維。也別怨「港男」不及西方男子浪漫。試問每天埋首工作搵錢供樓,又怎會有時間去學習調情?
要是我們選擇擁抱資本主義,熱愛市場經濟,便不要再精神分裂地埋怨樓價貴。在資本主義世界裏,政府沒義務幫助市民「上車」。你買不起樓,與人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