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出席了香港房屋協會於十一月四日舉辦的「長者友善房屋」研討會,會上不少本地講者總異口同聲提到「土地不足」的問題。
然而,長者居所在香港難行的最大原因,不是所謂「土地問題」,是「地價邏輯」。
如果全當私營處理,即無政府資助,就要發展單位補足地價,入得場的都只能是富貴長者。房協丹拿山項目是一例,一筆過付款的「租住權費」預計達300萬(尚未正式招租)。
若豁免地價,即是有政府資助,申請人要入息及資產審查。
地價是否收足,成為一個本應有社會意義的項目的定性關鍵。政府收足地價,它就可以名義上歡迎任何人,但實際上是以資產落閘(夠錢才能入場);若政府以優惠價或免地價批出,該項目就成為「福利」,因為在香港福利不是全民的,而是要指定給「最需要幫助」的一群,所以要資產及入息審查。(其前題是以為政府的資源是「共有」的資源,要花都只是花在有需要幫助的人,不能隨便益街坊)
這已不是純粹如何定義福利的爭論,要回到香港獨有的「資本旋轉門」問題:政府是大地主,賣地批地收足地價天經地義般,但地價收入原來是當成非經常收入,不是直接回饋社會,而是歸入「基本工程儲備基金」帳目,主要用來撥出起基建,少少才漏出來起醫院、圖書館、社區會堂,或政府部門電腦設施等。越起多基建,越帶動地價提升,又再建更多基建,再升地價...... 基層難以在這個「資本旅轉門」運作中受惠,更有可能因地價租金上升更被排擠到邊緣。
補足地價常被錯誤地理解為「保持公平性」(補足地價即政府沒有提供優惠,不用考慮「誰」應得到此福利的問題;補足地價也代表政府沒有特別偏袒房協而虧待其他競爭者或私營發展商)。但補足的地價只是政府袋了,再做政府認為值得投資的項目,一切也與我們無關。
那所謂的「土地問題」,說到底還是「黃金地段」不能浪費(所以房協2012年要為丹拿山項目補價十億元地價...)。那講幾多學術研究優秀設計,還是多餘,最後也不過受「地價」因素綑綁。
林芷筠
本土研究社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