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經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78

鳥籠內的鳳凰──深圳分校點評

$
0
0

文:陳嘉銘

事實上,要從非官方的角度去記錄、梳理和評價中大深圳分校實在不是易事,因為這個議題的確是極為零碎和漫長。一方面,學生主要是透過一塊塊主流傳媒報導的碎片,才能重組整個深圳分校計劃的圖像。另一方面,這個計劃為時已好幾年,學生組織要持續跟進,實在十分困難。直至現在,中大深圳分校這塊版圖仍在不斷發展,報紙仍會零零星星報導深圳分校的消息。

深圳分校的前世今生

無可否認,香港大專教育近幾年來其中一個重要方向,便是在內地建立院校,以迎合「中港融合」的大環境。要理解這個北上趨勢,我們就不得不從2003年說起。十年前,中國國務院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表明要利用土地和資源來吸引境外學府與內地院校合辦大學,目的是要培養更多人才。到了2009年,廣東省政府再下一城,公佈《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綱要其中一個重點是鼓勵香港大專院校北上辦學。這兩份文件出台後,香港的大學就陸續進佔內地的高等教育市場。譬如說,浸會大學早就在2005年跟北京師範大學在珠海合辦了聯合國際學院,是第一間兩地合辦的大學,而理工大學則在2009年與東莞市簽訂合作辦學意向書。1

中大亦不甘後人,成為其中一位旗手。筆者透過以下的表格,嘗試勾勒出中大北上辦學的時間表:

表一:中大在深圳辦學的時間線(資料來源:整合自中大深圳分校的報導及中大官方網頁)

至於深圳分校的計劃(官方名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下稱深圳分校),則是始於2010年2月6日。當時深圳市政府與香港中文大學簽署了教育合作辦學備忘錄,確定了雙方合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院」的意向。3簽訂了辦學備忘錄後,中大就開始和內地不同機構有持續的協作:

表二:中大與內地部門合作推行深圳分校的時間表(資料來源:中大官方網頁)

中港合作建校背後的算盤

無可否認,北上建校對中共政府跟香港大專院校而言都十分有利。宏觀來說,中國自改革開放至今,她與各國的交易已越趨頻繁。隨著中國與全球市場的關係日益加深,當下內地對高教育水平的人才需求亦不斷上升。而香港大專教育在國際上的優勢,正好能被中共政權利用來提升廣東省人才的教育質素,藉此吸引更多外地的資本流入當地。

內地傳媒也甚為關注中大興辦分校一事,其中《南方日報》一個專訪就正好反映上述的邏輯。文中寫道,當深圳分校建成之後,龍崗的企業就可利用中大在生物醫藥、信息科學、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研發實力,來為整個龍崗區的產業轉型升級。另外,作者甚至說,深圳分校入駐龍崗是可以發展成「矽谷—史丹福」的模式,培訓學生的技術以配合新興企業的需要。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也在訪問表示,為了提高深圳產業的技術和營造創新的環境,有必要引入真正有實力的科研院所及大學,來為研究打下扎實的基礎。4由此可見,深圳分校在珠三角經濟發展的戰略位置實在舉足輕重。

另一邊廂,在香港各間大專院校而言,北上建校無疑是為了在中國尚未開發的教育市場分一杯羹。以中大為例,在三年前的一次訪問,當時的副校長華雲生教授坦言,興建分校是要令中大能夠從內地得到更多的資源。5另外,在深圳分校的官方網站,內文亦寫道:「中大必須發掘香港以外的資源,以提高研究水平,達致卓越標準。」6可以想像,透過獲取資源來增加研究項目、提高學術期刊發表量及提升國際評價,顯然是中大北上辦學的重要誘因。

非一般的大學學費

當然,中大設立深圳分校不獨是向中共拿取人民幣,它亦同時從內地學生手上獲取了不少銀票。根據中大對外的最新情報,深圳分校的學費暫定為約9萬5千元人民幣一年7,預計每名學生每年可獲2萬元人民幣資助。8屈指一算,深圳分校的學生每年也得付鈔約7萬5千元人民幣,這個金額大約是內地一線大學學費的10倍有多。9對內地人來說,7萬5千元人民幣絕不是小數目,那試問深圳分校取錄的學生又可會是出身自什麼階層?校方設立如此高昂的學費門檻,不啻是要排除出身寒門的學生。

我們常聽說,教育是讓低下階層脫貧的工具,是促使貧苦學生晉升上流社會的階梯。可惜這個說法卻完全不適用於中大深圳分校。儘管分校並非牟利機構,而且收取昂貴的學費是用來填補分校的成本,但到最後分校還是得向錢看。即使莘莘學子寒窗十多年,通過全國統一高考,但一旦學生沒有7萬5千大元,分校還是只好將他們拒諸門外。或許分校可能會有獎學金資助有天份和努力的貧苦學生,不過直至現時為止,校方仍然沒有宣佈有多少個資助學位。

按照上述的分析,我們可歸納出以下的觀察:深圳分校實際上是協助廣東省鑲嵌入全球資本主義市場的國族教育工程──中共借香港在英殖時期遺留下來的優勢,以提升國民的競爭力和生產力,從而令特定地區的經濟地位提高。與此同時,中大北上建校,就是要協助廣東省培訓能吸引資本的專才,並從中吸取資源來增加研究項目,提升國際評價。因此,校方北上建校的首要辦學理念,根本就不是傳揚中國文化傳承,而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換。從一開始,中大到內地辦學就是一場投資,是一盤與中共政權合作的生意。

半桶水的人文社科學院

或者有人會指,以上的批評過於武斷。他們會認為,宣揚中大理念也可以從學科架構入手。若果深圳分校開辦人文社科學院,那傳承中大理想的可能性就可大大提升。然而,就校方至今發放的消息來看,他們大概會略為失望。

按中大校方在2011年的說法,深圳分校成立初期將主要開辦理工及經管類學科。10即使在2013年3月的新聞稿中,校方亦只是說「開設的學科及課程設計將根據國際趨勢,以及內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循序開設理工、經濟管理和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的課程。」11在這段期間,校方都沒有為人文社科院定下清晰的時間表。這自然惹來不少中大學生和校友的質疑:為什麼理工及經管類的學科就有優先性,而文學院和社會科學院卻相對次要?難道開辦人文學科就不符合國際趨勢?究竟為何開辦深圳分校,就必須要配合內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面對這一連串的問題,校方都沒有給一個讓中大人信服的解釋。

直至筆者主動翻查深圳分校的官網,才發現原來中大教務會在2013年6月已審議通過深圳分校的課程是包括了人文社科學院的課程。[12]

表三:深圳分校將會開辦的課程(資料來源:中大官方網頁)

不過,將分校的人文社科學院跟其他的學院對照,卻發現經管和理工學院的學科都相對整全,唯獨是人文社科學院的規模是嚴重「縮水」。更重要的是,這些科目驟眼看實用性都十分強。即是說,分校是完全摒棄了一些人文社科學院的重要分支,例如哲學、中文、政治學、傳播學、社會學系等等。

但細想一層,上述有關學科架構的政策,其實很符合剛才提及的國族教育工程之需要。若然中國要在國際舞台提升其地位,理工和經商類的人材必不可少。換句話說,若然深圳分校是以廣東省區的經濟發展為大前提,偏重理工經管而輕人文社科是順理成章不過的事。即使開辦人文社科,中大也只是開辦一些實用性十分強的學科,去迎合該區的經濟發展。

具中國特式的學術自主

但即使日後人文社科學院能會開辦一些實用些沒有那麼強的學科,我們就可保證深圳分校可傳揚中大的理念了嗎?不要忘記,傳播理念是需要一個自由的學術環境為基礎的。連香港院校的學術自由都岌岌可危之時,深圳河另一邊的分校又是否能夠擔保自主的學術環境呢?

在這一點上,恐怕大家又要失望了,因為在中大與深圳市政府簽訂的辦學框架協議的時候,已規定深圳分校的教學、運作及人事安排都必須依循《中外合作辦學條例》。[13]細看《條例》的內文,院校的學術自主可謂低無可低。首先,它規定校長及行政負責人要熱愛祖國。此外,所有分校開設的課程和引進的教材亦要向審批機關備案。再者,《條例》也勸導分校要開設有關國情的課程。[14]面對這些制肘,筆者真的不知道中大校長沈祖堯──深圳分校的理事長──當初為何能夠擔保課程不會被「染紅」,而且說深圳分校會尊重學術自由。[15]

有人可能會反駁,在「習李」管治的時代,中央只會推行經濟改革,不會干涉太多政治議題,包括收緊學術自由。然而,事實卻勝於雄辯:在2013年5月,德國傳媒《德國之聲》得到內地學者和教授證實,中央已下達「七不講」的禁令予所有高等院校。所謂的「七不講」,是指教師不要與學生討論「普世價值、新聞自由、公民社會、公民權利、黨的歷史錯誤、權貴資產階級、司法獨立」這七大話題。看到這「七不講」的要求,真的不能不叫人替深圳分校心寒。按照筆者一位內地朋友的說法,即使「七不講」未出現之前,內地的大學早已對政治敏感的研究(例如調查豆腐渣工程)作出諸多制肘,譬如說很難發文章或者出書,科研經費很難申請。當然,日後分校的學術自由狀況會否如斯惡劣,我們還得拭目以待。

表四:中大深圳分校資料表(資料來源:整合自中大深圳分校的報導及中大官方網頁)

註解

[1] 何薇,「港校北上謹慎磨合」, 南方都市報(深圳版),(2012年7月13日),AI16版。
[2] 儘管它被稱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它的工作卻並非完全集中在研發項目上。在這研究院裡,其實有一個專業進修中心,可提供中大商學院EMBA(中文班)課程。該課程的全期學費為港幣465,760元,對一般內地市民來說,這銀碼近乎是天文數字。匿名,「貴族課程」,新報,(2012年12月23日),A09版。
[3]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概覽」,2010,http://www.szdo.cuhk.edu.hk/zh-TW/cuhk-shenzhen-planning/overview (2013年12月13日)。
[4] 鳳飛偉,「港中大的龍崗猜想」,南方日報(深圳版),2012年10月17日,OD01 版。
[5] 嘉寶,「劉遵義點菜,沈祖堯埋單?中大深圳分校一石擊起千重浪」,中大學生報,2010年3月號。
[6]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概覽」,2010,http://www.szdo.cuhk.edu.hk/zh-TW/cuhk-shenzhen-planning/overview (2013年12月13日)。
[7]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常見問題」,2014,http://www.cuhk.edu.cn/trad/download/FAQ.pdf (2014年1月26日)。至於非內地生的學費則是每年150,000 元人民幣。
[8] 匿名,「貴族課程」,新報,(2012年12月23日),A09版。
[9] 按2013年的數據,北大和清華學生每年要交的學費一般而言僅為5000-6000元人民幣左右,當中包括大部份醫科和理工等科目。只有個別專業科目的學費就會比較昂貴,譬如說藝術設計和造型藝術專業,學生每年學費則約為10000元人民幣。
[10] 香港中文大學傳媒及公共關係處,http://www.cpr.cuhk.edu.hk/tc/press_detail.php?1=1&id=1509 (2013年12月13日)。這些學科包括信息工程、能源工程、先進製造、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科學、材料科學、金融服務、工商管理及經濟學等。
[11] 香港中文大學傳媒及公共關係處,「中大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及深圳大學簽訂詳細協議落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籌建」,2013,http://www.cpr.cuhk.edu.hk/tc/press_detail.php?id=1060 (2013年12月13日)。
[12]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本科課程」,2014,http://www.cuhk.edu.cn/trad/ug.htm#programme (2014年1月26日)。事實上,深圳分校在2014年開學時仍是會先開辦經管學院,到2015年才會招收理工學院和人文社科學院學生。
[13] 麥志榮,「校長要愛國 須辦國情課 教材要審批 深圳分校 中大精神勢染紅」,蘋果日報,(2013年,9月2日),A06版。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14,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news/index/2 (2014年1月26日)。
[15] 匿名,「深圳分校動工 中大不怕『染紅』」,香港經濟日報,(2012年10月12日),香港經濟日報,A32版。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7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