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本屬阿樂字典裡的關鍵詞。但「感恩症」,卻成了今天香港人的一大通病。
試想一下,你可曾當過以下個案的主角?
A1:「最近炒燶股票,蝕到入肉!」
B1:「起碼你有錢買股票,應該感恩。」
A2:「女友無啦啦鬧分手,痴線!」
B2:「(或帶葡萄)起碼你有女友,應該感恩。」
旁觀者清的你,或能看出B的感恩症。但多少時候,當身邊人的阿愁、阿躁、阿驚、阿憎出現時,我們便自動阿樂上身,瘋狂感恩,企圖以無盡感恩,撲熄訴苦者的怒忿,讓本該有的負面情緒無從宣洩,更被感恩磨滅。
可知道,這種情況大多因為聆聽者的阿驚發作所致?接納負面情緒遠比轉移視線艱難,尤其接納忿怒。遇上怒火,無論起火原因、火勢級別,我們總擔心火勢蔓延,一發不可收拾,便全力撲火。卻忘記有種怒火,叫做義怒。正如地理課中,輪耕法(Shifting cultivation)裡的刀耕火種(Slash-and-burn),那些火,原是令土壤變得肥沃。
「鉛爆」初期,香港人人人自危,怒斥政府無能,甚至遷怒水喉匠。只是,當有免費樽裝水和水車提供,又有免費驗血服務,市民便彷彿為這些小修小補、為那終於買到的斷市濾水器、和為自己比全球七億沒有淨水飲用的人幸福而感恩。感恩症發作後,甚麼專家的「拉匀一生論」、保皇黨的反對徹查、政府的包庇承建商、無限時的調查委員會、無承諾的更換喉管安排、反智地教導學童飲水態度的高官…… 通通成了濕透的火柴。
一年前,人大落閘、脅迫港人袋住先的假普選方案,曾令百萬人震怒。只是,當政改被堅拒做假的民主派和「等埋發叔」的保皇黨否決後,市民卻彷彿為成功否決、和為梁振英聲稱的民生行先而感恩。感恩症發作後,那消失得無影的雙普選承諾、變本加厲的政治檢控、仍舊深鎖的公民廣場、特首的「窮人不能享有平等選舉權論」…… 已經百毒不侵。
早前,退休規劃師向城劃會力倡清拆電車,惹怒全城。倘若,這只是特區政府的掩眼法,假裝聽取民意、撤銷清拆計劃,實為轉移各界對陳文敏事件和活化海旁的視線,香港人會否感恩症發作,忘記電車本不該被拆,忘記為特首粗暴阻撓副校任命而忿怒?甚至對在尖東海濱猖狂上演的官商勾結,也變得百毒不侵?
阿躁,就如阿樂、阿愁、阿驚和阿憎,都是正常不過的情緒。並非所有忿怒都是躁狂,並非所有感恩都是正常。當港共政權、主流媒體和五毛網媒極力醜化義怒,把抗爭者的怒氣無限放大,請別淡忘始作俑者的點火,更請別讓感恩症發作。
別讓感恩之心,撲滅對無恥政權應有的怒火。
思言行- 慎思敢言, 以言赴行
Email: civilrenaissance@gmail.com
(原載於「思言行」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