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的 IT Startup, 一向給人的印象就是「強」,點強?
很多時候將外國人家的技術、設計或商業概念大模斯樣抄過來山寨化,針對消費者冇見過好野而停留於騎呢的口味,加上官方政策傾斜,趕絕外商形成封閉市場的「優勢」,便成了國家宣傳機器自吹自擂的「自主開發」。
大陸 IT 界疑似「參考外國」(* 1) 比較出名的品牌有:
「百度」(Google)、「騰訊 QQ」(ICQ 等)、「新浪微博」(Twitter)、「騰訊微信」(WhatsApp / Line)、「優酷」(YouTube)、「小米」(Apple) 和最近興起的「快的打車」(Uber) 等。
上面這些企業都是利用政策傾斜的便利,雄霸大陸市場。但他們的眼光通常也就僅僅如此,就是面向和聚焦大陸。可能這些企業都知道,離開了大陸的受保護市場,他們就甚麼都不是吧,反正在大陸也賺得盤滿缽滿了。小米曾多番強調希望打進美國市場,不過到今天還是空中樓閣。
說起小米,絕對可以說是最有大氣、最不怕醜的抄襲者。從產品發佈會的宣傳和公關手法,領導人的衣著、說話語氣和內容,無一不是擺明抄襲 Apple 的。但有其形卻無其神,早前 CEO 雷軍在印度便鬧了一個 “Are you okay?“ 的笑話。在產品開發方面就更離譜,不單抄襲 Apple, 連小小的 KickStarter 集資者 Pressy 也不放過, 喺乞兒兜嗱飯食,大小通吃。 悲哀的是,這種不顧廉恥,甘願讓世界看不起的營商手法,卻是行政會議成員,民建聯黨主席李慧琼和黨友葛珮帆野雞大學「博士」(* 2) 最欣賞的創新科技企業模式 (* 3)。似乎在她們眼裡,「至緊要抄得快」就是香港創新科技 Startup 的出路。
中國人的 Startup, 就只能走抄襲和做封閉市場寄生蟲的路線嗎?跟大家說一個故事:
2013 年,有一個叫 Carl Pei (* 4) 的 23 歲華裔青年,他讀了幾年大學卻沒有畢業,但他有一個夢。Carl 以自己的激情,說服了一個叫劉作虎的土生土長中國電子工程師,兩人合夥創立了一家叫 OnePlus 的 Startup,目的是製造全世界「最好的手機」。過去兩年,Carl Pei 沒有物業居無定所,每月住在不同的 Airbnb 地方,身上永遠穿著同一件 t-shirt(同款的 t-shirt 他有 9 件方便替換),沒有私家車每天坐 Uber… 每天就是朝着那個夢進發。
Carl Pei 認為,手機 Apple 肯定是第一,但第二呢?他看不到誰是第二,就是香港人熟識的 Samsung, HTC 和 Sony 等,他都看不上眼,認為這些生產商都沒有達到他認為是「最好的手機」的標準。在 Carl Pei 眼裡,最好的手機不單單是最快、最多功能、最型,和隨之而來的最貴,而是真正無論在技術、美感和性價比方面,都能走在市場最前面的產品。
一家小小幾十人的 startup, 沒有自己的生產線,(開始時)沒有自己的軟件團隊,如何走在市場的最前面去生產「最好的手機」?答案很簡單,用現有的東西,但盡量壓縮成本。手機元件都是用市場上現成的東西如高通 (Qualcomm) 的 CPU, 生產線是用 Oppo 的,軟件是用 CyanogenMod 的,銷售團隊是用... 其實沒有銷售團隊,OnePlus 由開始到今天都是網上銷售,節省了銷售網絡的成本,也不用與網絡供應商分享利潤。
2014 年 4 月,OnePlus One 面世了,與同期兩個月前面世的 top end 機 Samsung Galaxy S5 相比,OnePlus One 一樣快,RAM 更多,熒幕更大。價錢呢?在美國 Galaxy S5 零售是 650 美元, OnePlus One 則是 300 美元, 一半價錢都不用!簡單說,就是小米價錢,Samsung 檔次。以這樣的性價比,OnePlus One 馬上成為了(特別是外國)一眾 Android 玩家的寵兒。不過要買一部 OnePlus One 很不容易,因為 OnePlus 減輕成本的其中一個要訣就是差不多沒有存貨,有訂單才生產。OnePlus 用了和小米 F Code 一樣的邀請制度,但因市場對 OnePlus One 的需求遠遠超過公司預期,令這個邀請制度操作時產生很多問題。很多支持者甚至懷疑這個邀請制度是 OnePlus 公司的營銷手法用來「扮矜貴」。對此,Carl Pei 說,我們有兩個選擇,一是冒着公司倒閉的危險去持有大量存貨,二是冒着得失一些支持者的風險去減少存貨,對一家 startup 來說,正確的選擇是顯而易見的。根據 OnePlus 公司最初的估計,如果第一年能夠賣出三萬部手機,那麼就人人都可以保住份工;賣出五萬,就算是不錯的一年... 結果到現在 OnePlus One 面世不夠一年半,已經賣出了一百五十萬部。(* 5)
心水清的讀者,會發覺其實 OnePlus 表面上好似同一般大陸手機品牌例如小米等沒有甚麼分別。都是主要搞網上銷售,都是以平取勝。那筆者為甚麼花那麼多篇幅去介紹 OnePlus 呢?與小米和其他大陸品牌不同,OnePlus 一開始就是一家勇於面向世界的 startup。剛開始時的 30 到 50 個員工,其中 1/3 來自北美洲,1/3 來自歐洲,其他的來自亞洲。OnePlus 不山寨,不依附保護政策,沒有強大的資金後台,卻要挑戰科研和生產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手機業,而且更夠膽一開始便放眼世界。當大部分的大陸手機品牌(包括小米)今天還是停留在內銷的時候,OnePlus 已經輸出到三十多個國家。事實上,中國人對 OnePlus 這個品牌認識不多,公司藉著網站努力營做出一個有理想和親民的形象,品牌的粉絲,大部份都是外國人。沒看錯,外國人成為中國品牌的粉絲!上面說到的一百五十萬架手機銷售量,其中北美洲和歐洲的銷量超過一半,餘下的則印度也佔了不少。
或者我們可以說 OnePlus One 手機也有諸多缺點,也許我們可以懷疑 OnePlus 公司在這個割頸的手機市場能否生存下去。但在筆者眼中,這些都不是重點。OnePlus 的獨特,不在於它的硬件,不在它的價錢,也不在於它的營銷策略。OnePlus 的可貴之處,是在於它將真正的 startup 創新和冒險精神在中國企業裡體現出來。合夥創辦人 Carl Pei 在外國成長的背景,令 OnePlus 成為非常少數願意面向世界的大陸 startup. 這篇文章面世之時,OnePlus 應該已經剛剛發佈了粉絲引頸以待的 OnePlus Two, 就要看這個神話能否繼續下去了。
在大陸,OnePlus 從來沒有受過什麼創新科技局的恩惠。回到香港,我們是一個與國際接軌的城市。香港以往引以為傲的鐘錶業、玩具業和珠寶業等,都是憑著那努力創新和放眼世界的冒險精神,為香港這彈丸之地打出一個名堂來,從來不用靠乜局物局。「至緊要抄得快」的大陸思維不是香港的出路,一百年來,我們已經確立了自己的道路,不用跟隨別人的爛路。一眾不學無術的離地官員、富二代和自己個銀行戶口都管唔掂的牆頭草應聲蟲,噏少句當幫忙,放過香港吧。
利申:筆者與 OnePlus 冇任何僱傭或商業關係,期待但從來冇用過佢地嘅產品,文章純係欣賞佢地嘅創意同面向世界嘅勇氣。
註:
1 - 係「參考」唔係抄襲!筆者雖然喜歡說誠實話,但都唔想比方丈告。
2 - David Webb 質疑葛珮帆學歷(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412/18687141(有證有據又唔同。來吧!拿出證據來告我吧!)
3 - 民建聯參觀小米 籲港借鏡(文匯報)
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7/24/YO1507240002.htm
4 - OnePlus Dials Into a Crowded Smartphone Market (Wall Street Journal) http://www.wsj.com/articles/oneplus-dials-into-a-crowded-smartphone-mark...
5 - 對比之下,Apple 在 2014 年 9 月發佈 iPhone 6 後,三天便賣了一千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