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de and Prejudice 是 Jane Austen 著名的愛情小說。Elizabeth 與 Mr Darcy 從相識到互相初步了解,再因不同誤會關係惡化後重新認識對方,經過不同阻撓後終互相明白對方的愛意,最後大團圓結局,有情人終成眷屬。
經典的小說不只講述令人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Jane Austen 在故事中還探討了不同主題:社會階層的差異、角色們的「傲慢」與「偏見」。Mr Darcy 是位聰明有禮的紳士,繼承了家族豐厚的財產,正是現代我們說的富二代;Elizabeth 雖是位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年輕女子,但只出身於最多只能說是 middle class 的家庭,代表了社會上難以與上流社會扯上關係的大部份人。他們有各自的傲慢,對對方有不同的偏見,社會階層的不同做成故事中不同的衝突。
與十九世紀的英國比較,現今香港沒有當時明顯的階級觀念和差別。但筆者看了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鳴煒的受訪片段,以及網民對其「上車」言論的猛烈抨擊,不其然就想起 Pride and Prejudice……
1. 富二代的傲慢
Mr Darcy 是典型英國十九世紀的上流社會人士,非常著重階級的分別,所以起初即使被 Elizabeth 的美貌與智慧吸引著,也「理性」地告訴自己 Elizabeth 是配不起自己的女子。Mr Darcy 的「理性」其實就是傲慢,因自己高尚的出身和豐厚的財富,還有因受高等教育而學識淵博,所以自命不凡,高人一等。
其實筆者看畢整段訪問片段,沒有感受到劉鳴煒一點傲慢的態度。但當他以「月薪萬五儲三千」這例子作為「上車」策略的建議,這就反映了他內在的傲慢,自以為掌握不同資訊,自以為了解社會現況。他怎樣「離地」,相信筆者不用再重覆各網民的話大家都已非常清楚。筆者本人亦正正是其口中月入萬五的年輕人,想到起碼十多年的犧牲亦未知能否換來百多二百尺的蝸居......不要再說鳥。
2. 仇富者的偏見
Elizabeth 由故事開首就對Mr Darcy 充滿偏見,因此每有與 Mr Darcy 相關的事,Elizabeth 都會將不好的結果歸咎於 Mr Darcy 的自私和傲慢。直至 Mr Darcy 向她表達愛意及解釋她對自己的誤解後,Elizabeth 才意識到自己的偏見。
對於網民對劉鳴煒言論的抨擊,雖然筆者也同意其例子的拙劣,但客觀地作進一步思考,不難解讀其例子只為表達年輕人應裝備好自己,待機會來時才有能力好好把握。網民對劉鳴煒整段言論中的一例狂轟猛炸,而忽略其背後想表達的意思,筆者感到是與仇富的偏見有關,認為有錢人就大多都滿口歪理,根本不懂基層的疾苦。這種偏見封閉了網民的耳朵,別人的建議根本聽不清,就抓住別人「痛腳」不斷攻擊。
筆者設想如果劉鳴煒的建議例子改為積極裝備自己,賺取更多金錢,並作點投資,為「上車」作充分準備,不知此事件的反應又會否如此熱烈?
3. 各人不同的選擇
Elizabeth 曾有一個與有錢人 Mr Collin 結合的機會,但 Elizabeth 深知除物質的享樂外,她與 Mr Collin 不會有一個快樂的婚姻生活,因而拒絕了 Mr Collin 。而 Elizabeth 的好友 Charlotte 其後就正正因金錢而與 Mr Collin 成為夫妻,Elizabeth 亦因此而對她的好友感失望。Charlotte 解釋說每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她的選擇已是她認為對自己最好的選擇,別人未必了解,所以亦不用失望,反而應尊重他人的選擇。
對於網民的批評,劉鳴煒都有以類似的說法回應,說是否儲蓄和儲蓄的多少只是個人選擇,他只想帶出做好準備的重要。
沒錯的,有些人認為有車有樓才是理想的生活,為理想的生活而犧牲是理所當然的。有些人則認為趁年輕有精力應盡量多探索世界,到不同地方體驗,再者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不要對自己太刻薄,才是理想人生。
筆者畢業一年,去了兩次日本,平均每月看齣戲,這是個人選擇,請不要稱筆者為廢青。分享此文是希望大家反思自己的 pride and prejudice,放下傲慢與偏見才能有效地接收別人的意見,進行反省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