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經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78

回何志平——香港青年:問題與出路

$
0
0

雨傘革命爆發,普遍認為政府青年政策失敗,79日佔領行動完結後,政府最新的房屋政策竟然在公屋計分制度上大幅度增加青年上樓難度。前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在2015年第1期港澳研究中撰文探討香港政府應如何發展青年政策,當中對青年的見解果然精闢獨到,假設政府以此為藍圖發展青年政策,筆者預言必定會以失敗告終。

何志平指出,香港青年問題的特殊性如下:

一) 對未來前景的恐懼
二) 香港人由被殖民統治的子民變成當家做主的香港人這一身份轉變

他提出現今香港青年已經不再追求或流行"四仔主義"-屋仔,車仔,狗仔,老婆/老公仔。這顯然是對香港青年的不了解。

一)屋仔 - 香港青年上樓有望嗎?一個大學生畢業出來工作,其薪酬基本上已經超過申請公屋的資格,有的甚至超過申請居屋的資格,私樓呢,年年上升的樓價令他們卻步。要靠吃麵包節衣縮食來上樓的年青人其實一點也不值得嘉許,這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二)車仔 - 筆者做過計算,家住新界,在港島區工作的話如果月薪達三萬的話勉強可以應付買車後的開支。三萬,除非你是非常專業的人士,否則望塵莫及。
三)狗仔 - 連喜歡小孩的夫妻都不敢生小孩,你還奢望他們養寵物?
四)老婆/老公仔 - 能遇到你愛的人同時愛你已經很難,能生活在一起有同樣理財觀念,一起儲蓄結婚更難。近年來港女毒撚充斥全城,是否難覓有同樣理想對象的寫照?

其實青年的恐懼不完全在於來自大陸的競爭,重點在於香港青年的向上流動性受經濟所限,受上一代青年(現今中年)所限,要解決青年問題不能完全訴諸於個人競爭力不足,還有很客觀的因素,要創造一個新的競爭環境才是正途。

他續指香港青年普遍接收到上一代人的不喜歡共產黨與中國的思想,從而發展成要求自決,港獨的思潮。敢問一聲,這又是哪裡的研究所得呢?

香港青年的所謂本土思想實際從哪裡得來呢?筆者以為,應該是從媒體上萌芽,從社運圈發展出來的,早期的陳巧文高舉雪山獅子旗啟蒙香港自決思想,保護皇后碼頭,菜園村正式發展出對保育與本土的反思,到後來陳雲的城邦論首次對本土派思想作完整論述。

這些渠道根本不在家長,老師或前輩等途徑獲取的。顯然,從殖民地子民到當家做主的身份轉變並非構成所謂迷惘身份認同而對共產黨不懷好感的原因。

而他則提出以下建議解決香港青年問題:

一) 了解青年真實需要,拓展與青年溝通的方式方法
二) 增進青年國家認同的若干制度反思
三) 為青年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文中提出要"作為成年人的我們,要學懂放低身段,以一種非家長式的口吻,用青年之間流行的語言,去講他們聽得懂的道理?要增強香港青年的國民觀念,固然需要為他們提供接觸祖國的機會,但如果我們對如何接觸青年都苦無辦法,又如何開展之後的工作?

說對了,你們對接觸青年真的苦無辦法。政府大可訪問一下年青人,到底他們需要國民觀念,需要接觸祖國的機會嗎?

另外他又提出"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人在當家作主的同時,也應擁有中國人的光榮身份,讓他們通過參與解放軍訓練或在內地擔任政府職位,以直接參與國家建設來認識國家,這都是作為中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來只是中方的說詞。中國人的所謂光榮身份也只是中國人一直以為的美好。試問香港青年,誰稀罕有中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去參軍或在內地擔任政府職位呢?誰想認識另一個國家呢?

最後他提出將公民教育與國民教育推而廣之滲入各個階層來對抗傳媒的造神運動,來對抗媒體渲染中國負面現象,來對抗傳媒譁眾取寵的報導。政府的工作,是要對抗傳媒的不實報導來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這是最新的社會學與傳媒學理論還是最新的洗腦教育呢?

香港青年,請認清政府的青年政策,否則會是整代人的悲哀。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7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