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大陸網上廣傳一篇關於中國大陸代表被「請」出哈佛模擬聯合國(model united nations)的感言。文章發表者為中國大陸代表團的一員(團裏老師),並且帶頭抗議模擬聯合國的主辦單位把台灣納入"country"之一。文章以一貫大陸學者的出發點「強烈譴責」這個「侵犯中國主權」的舉動,並指出美國早在197幾年就已經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
對於大陸人「一個中國」的這個觀點,大家都見慣見熟並無出奇。值得指出的是該名大陸教師的思維和論證邏輯。
每一個接受華語教育的小孩必定了解,只有「聽話」才是好孩子的定律。那麼,我們甚麼時候才能從孩子變成年人?成年人需要聽話嗎?成年人又要聽誰的話?
該名大陸教師就是一個「聽話」的成年人。在他引經據典為擁護「一個中國」原則是提出論證時,就把「聽話」本性表露無遺。「聽話」就是要把前人的言論和立場不假思索地全盤接收。而這「前人」通常以當代「權威」機構或人物為主.
在大陸教師的論證中,他引用了兩個「權威」:美國政府和漢英字典。他指出美國政府早就承認「一個中國」,但卻不去想想為甚麼。當年,甚至乎今日,美國政府對華政策的考量從來都只是以對於自己國家利益來評估的。這樣一個第三者的評價,對於兩岸關係的剖析根本毫無意義。他繼而指出Country在中文爲"主權國家",接著又在「主權國家」這個名詞上大做文章。他又說「在外交問題上沒有小題大造這回事」。可是在政治這種需要「手腕」的「藝術」中,以「漢英字典」這種死物來當你論點"最強硬的後盾",是否有點本末倒置?
近年流行「拋書包」,在網絡罵戰中常常會看見誰叫誰「多讀書」作為攻擊。若大家是以「書」為「權威」,「讀」為「聽話」的這個心態來讀書的話,我看還是少讀為妙。否則,吸收一大堆「硬」知識,便欲以此解決需要「軟」實力的問題,實在是徒勞無功的。
反觀兩岸三地問題,各地網友經常以彼此的「硬」實力互相較勁,實在對於這個需要「軟」實力來解決的問題來說毫無幫助。也許一切都要歸咎到華語家長那套「來硬的」教導小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