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經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78

大馬解殖對民主化的影響

$
0
0

無標題

(獨媒特約報導)馬來西亞比香港更早擁有一人一票的「真民主」選舉,雖然今年的大選仍無法更換執政56年的「國陣」,但已再次促使當地人民政治醒覺。左翼廿一於7月21日舉行「馬來西亞-香港:民主運動、左翼運動的角色」講座,期望透過鄰國經驗,觀照本地的政治情況。現任馬來西亞社會主義黨中央委員會委員的朱進佳更專程到港,分享馬來西亞的解殖歷史,如何推動民主化發展。

大馬殖民歷史的影響
朱進佳提及到馬來西亞(前身為馬來亞)的殖民歷史對其民主發展有深遠影響。二十世紀前,馬來亞的檳城、馬六甲及新加玻都是英國的殖民地。馬來亞對工業發展上有利英國,被譽為是英國「皇冠上的珠寶」,因此英國對馬來亞反殖民地統治亦殘酷打壓。在1930年代時,馬來西亞共產黨成立,起初因受日本提出的「大東亞共榮圈」理論影響,曾一度認為日本可帶領其擺脫英國殖民統治。1951年起,英國在馬來亞推行行政改革及民主選舉,馬來人因而學習自治,更要求脫離英國統治。

1965年時,由於新加坡的人口以華人為大多數,馬來西亞聯邦內的其他地方則以馬來人為主,前者最終脫離成為獨立國家。此後,馬來亞稱為「馬來西亞」,而沙巴﹑沙撈越則稱「東馬來西亞(東馬)」。西馬及東馬之間仍有分歧,在文化背景上仍有差異,這些不利因素都對馬來西亞的政局仍有一些影響。

港人的本土身分
區龍宇認同,由於人民有自治並本土意識,這「殖民身分」對馬來亞人的民族性認同有重大意義。香港與馬來亞同為英國殖民地,但在本土意識﹑身分中的形象並不鮮明。他舉例,在2007 年保衛皇后碼頭鬥爭中,香港人似乎要透過文化遺產才可以建立香港人身分。除了1967年的六七暴動外,香港人缺乏對英國的反殖民統治運動。即使近年有保衛皇后碼頭、反高鐵事件,香港人始終因為沒有歷史基礎而難以建立身分。

周澄亦認為,雖然保衛皇后碼頭﹑反高鐵事件會被標上「本土身分」作為行動性質,但她認為香港「本土派」亦有不同方針及解釋。有一些「本土派」強調回歸前英殖民政府管治優良;有一些「本土派」則強調香港人自身「有幾勁」。她補充,強調回歸前英殖民政府管治優良的「本土派」讓她有以下感覺:第一,該派人士未意識到從前英國對香港的強烈臣民觀念及侮辱;第二,該派人士表面強調英國管治好,實際是諷刺現在中國的統治與過往殖民觀念無異。

大馬人民不抗拒政黨政治
講者亦就馬來西亞與香港政黨的政治力量作比較。區龍宇指出,香港的政治被形容「政黨化」,政黨似乎很多事件都會插手「抽水」。泛民派與公民社會的步伐又不一致,彼此不能凝聚合作。相反,朱進佳解釋,由於人民對馬來西亞政府統治有太多不滿,即使是非政黨支持者亦會站出來。政黨會利用較強的號召力,拉攏很多人加入政黨,動員能力強。大馬人民不如香港人抗拒所謂的政黨政治化。因此,整個民間覺醒過程中,反對黨得益最大。

台下發問時,有問中國崛起對馬來西亞有何影響。朱進佳認為彼此關係更密切。中國投資馬來西亞內部的基本建設,相信各方面必有更深遠的影響力。

問及2013年馬來西亞大選後,當地民主運動的發展。朱指現有執政者勢力較弱,通常會以「改革保政權」或使用保守手段鞏固政權。然而,反對黨更能利用這些統治手法,取得人民支持,打擊現有統治者。

編輯:方鈺鈞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67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